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奮勇競先 鎮江爭得“很有前途”新榮光
2022-04-25 09:59:38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周經韜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地處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的鎮江,在爭雄競先的發展歷程中,有一些特殊時刻更加催人奮進。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鎮江,深入企業、鄉村、農戶考察,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殷切寄語“鎮江很有前途”。

  牢記囑託,加速奔跑。鎮江永葆爭雄競先之志,堅持産業強市“一號戰略”不動搖,用高品質發展新成效繪就“鎮江很有前途”新畫卷。“只有提振‘爭’的士氣、昂揚‘爭’的狀態、提高‘爭’的本領,才能爭得‘很有前途’的嶄新榮光。”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説。

  創新因子激發能級躍升,新産業不斷涌現

  4月13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位於鎮江高新區的惠龍易通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一樓信息數據中心,巨大的電子屏滾動顯示著全國各地的即時交易信息。“2014年總書記視察時,讚賞我們的創業創新精神,希望我們繼續努力,不斷尋找新的商機和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惠龍易通董事長施文進説,企業在全國性貨物運輸集中配送電商平臺的基礎上,引入大數據、北斗定位等新技術,實現全國無車承運模式全覆蓋。

  鎮江作為“四千四萬”精神的創造地之一,創新創業因子不斷涌動。該市全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2017年提出重點培育“3+2+X”産業鏈,3年時間裏航空航天産業、生物醫藥産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實現由點到鏈的飛躍;“十四五”期間確立“四群八鏈”主導産業發展方向,2021年“四群八鏈”應稅銷售達到3504億元。“強化‘鏈群’思維,夯實企業‘底座支撐’,增強産業‘鏈條韌性’,促進集群‘化學融合’。”鎮江市市長徐曙海説。

  “2021年3月接到北京冬奧會項目訂單,要求當月中旬完成供貨,這一任務壓力不小,因為低壓櫃常規生産週期在30至45天,但我們僅用15天就完成了任務。”大全集團董事長徐翔説,該集團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生産裝備智慧化水準顯著提高,製造品質和生産效率得到雙提升。

  “智改數轉”,為産業轉型升級插上“翅膀”。3月31日,鎮江市工信局發佈《鎮江市製造業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實施方案》,提出組織實施診斷服務對接、優秀服務商培育、標杆示範引領等十大行動。該局局長宋飛雄介紹,到2024年,力爭實現全市“四群八鏈”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改數轉”。

  位於鎮江新區的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裏,載滿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的卡車陸續駛出廠區,一派忙碌景象。作為一家致力於碳納米管開發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天奈科技逐步成長為全球碳納米管導電漿料行業龍頭,2021年業績快報顯示,該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78.56%。

  釋放科技創新澎湃力量。“加強高企源頭培育,形成從民營科技企業到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再到高企培育庫企業的‘鏈式’培育方式。”鎮江市科技局局長肖敬東介紹,目前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達1221家。

  高效農業推動共同富裕,好路子越走越寬

  4月中旬,走進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新華日報記者看到,大棚裏高架草莓採摘已接近尾聲。“3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説,牢記總書記“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重要指示精神,先鋒村先後引進潤清生態科技産業園、金色年華健康養生谷等項目,流轉土地4000余畝,每年帶動勞動力就業300余人,村集體收入從2013年不足5萬元躍升至2021年的100萬元。

  在鎮江廣闊大地上,現代高效農業遍地開花:句容市茅山風景區玉晨村建設林下食用菌大棚基地,每畝收入達到4.5萬元,一朵朵赤松茸撐起農民增收的“致富傘”;丹徒區高資街道水臺村發展有機稻米、鳳頭鴨養殖、精品林果和生態茶園,村民人均收入每年提升5%以上;丹陽市丹北鎮管山村關停採石宕口,發展以茶葉為主、苗木為輔的高效綠色産業,成為高效農業示範村……

  “以品牌建設提升農産品價值,以推廣戴莊經驗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以富民強村推進共同富裕。”鎮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勇介紹,該市擁有“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總數達259個。2021年,鎮江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354元,同比增長10.4%,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9:1,共同富裕底色更加鮮明。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離不開金融賦能。鎮江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楊益斌介紹,該市開展“金穗行動”,共發佈各類涉農經營主體272個項目近15億元融資需求,落實貸款金額5.3億元,完成整村授信行政村449個,授信覆蓋面超70%。“通過鎮鎮行、村村聯、戶戶通,把惠農助農優農金融政策延伸到田間、惠及到農戶。”鎮江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鞏海濱説。

  低碳建設引領生態文明,新臺階上步登高

  走進位於京口區的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新華日報記者看到廠區非裝置區域及周邊遍植花草果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企業建成熱電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液體二氧化碳回收等環保工程,不僅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超凈排放,每年還回收利用20萬噸二氧化碳。”索普集團董事長胡宗貴説。

  鎮江市是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也是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近年來,該市牢記總書記“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重要指示,探索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路徑,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低碳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決打好緊抓“雙碳”落地關鍵戰。“十三五”時期,鎮江累計淘汰水泥、鋼鐵等産能700余萬噸,PM2.5濃度下降5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21.7%。

  鎮江強力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成全省單機規模最大的燃氣發電機組,建成世界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電網側儲能電站項目,光伏發電裝機總量佔全市發電裝機總量的9.6%。鎮江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告訴新華日報記者,該市正積極佈局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著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新投入試運行的丹陽市首座可回收物分揀中心裏,經二次分揀後的塑膠、織物、玻璃等可回收物分類擺放。鎮江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成傑介紹,該市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日産日清,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系統寫好“減污、降碳、添綠”三篇文章。在潤州區中山橋、朱方路潤州路交叉口等處,一座座彰顯鎮江地域文化特色、富有藝術造型的“綠雕”全新亮相,各色花草俏麗、綠意盎然。截至2021年底,鎮江建成區綠地面積達5981.8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2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12平方米。(新華日報 記者 晏培娟 錢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