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劍橋南京論壇2023——零碳和可持續發展:科學、政策、實踐”在南京圓滿舉辦。
論壇海報
本屆論壇由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共同主辦,南京市海外協同創新中心(英國劍橋)協辦。來自劍橋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中英一流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中英政府部門及能源、電力冶金等重點行業的低碳先行企業的代表,就碳中和進程中政、産、學、研、資要素高效聯通展開深入探討,100多名嘉賓線下與會,2000多名觀眾線上觀看了本次論壇。
論壇現場,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楊菁,英國駐華大使館科技創新一等秘書艾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副局長楊永峰,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中國處)副主任杜羽菲,劍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學術主任及CEO初大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充分認可“雙碳”趨勢下鞏固國際科技合作的戰略意義。
論壇現場
“科技創新是同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零碳目標的關鍵環節,國際合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舉。”初大平教授表示,作為由劍橋大學和南京市合作設立的研究機構,中心積極發揮劍橋大學驅動創新的突出優勢,致力促進劍橋大學與南京、與全國開展國際合作。
楊菁強調,江蘇把高品質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綠色生態作為關鍵支撐、“雙碳”行動作為戰略抓手,大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江蘇與英國在綠色低碳領域合作空間廣闊,作為雙方在科技領域的標誌性合作項目之一,希望中心依託劍橋大學深厚的創新基礎和轉化能力,推動國際創新資源與本土需求對接,促進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為江蘇與英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作出積極貢獻。
論壇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傅伯傑,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譚顯春、劍橋大學能源政策研究組副主任、嘉治商學院商業經濟學教授邁克爾·波利特等專家學者,就中歐雙碳政策與頂層工具設計進行系統分享。
論壇現場,針對零碳研究多學科、多交叉的特點,中外高校學者就熱門技術進行精彩探討。來自産業的嘉賓們,詳實闡釋中國經驗和高耗能、高排放、難脫碳行業的企業轉型範本。
論壇尾聲,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産業聯盟主任、聯合國WIPO GREEN中國城市加速項目國家協調官解洪興,分享了聯合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可持續技術交易所(WIPO GREEN)的中國城市加速項目,支持城市攜手應對綠色挑戰。
向“綠”而行,共赴“零碳”未來。作為中英開展科技合作、推進産業化創新的載體,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投身綠色低碳領域的科研産業化和國際交流工作,繼2022年“劍橋南京論壇2022——碳中和帶來的國際合作和創新機遇”線上研討會的良好反響,持續以劍橋南京論壇為載體發起綠色議題,積極連結政府、學術、産業創新要素,提供科研與成果轉化協同的全鏈條對話平臺,為全球“雙碳”“凈零”願景擘畫合作藍圖。(文/圖 孔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