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
2024-04-27 21:12: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梧桐樹的枝幹一改堅硬粗糙本色,長出了毛茸茸的爪子;熟悉的擁抱動作被定格為圍巾的形狀;色彩鮮艷的鐵藝小人或單手勾樹,或雙手環抱,伸手試圖與行人相擁……

  當公共藝術與梧桐樹“雙向奔赴”,在2024年“五一”小長假會為南京的市民和遊客帶來怎樣的驚喜?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1

展覽現場

  近期,秦淮區中山南路一側37棵梧桐樹紛紛“長出手臂”,變身一條多姿多彩的藝術長廊。原來是南京萬象天地聯合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發起的“我們的梧桐2.0”青年公共藝術群展正在舉行。此次公益活動,用藝術裝點樹木,以“擁抱”的姿態致敬南京的城市符號——梧桐。

  解鎖擁抱的力量 一場青年藝術群展

  大規模種植于19世紀20年代的梧桐,作為重要的城市符號,已成為南京集體記憶不可割捨的部分。“梧桐”,也是每一位南京人心裏的念想,時時迴響。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2

展覽現場

  “我們發起此次展覽的初衷就是孵化和培育青年藝術家。在春夏之交的美好季節,青年藝術家進行公益創作,也是為美化南京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教師劉暢表示此次活動將助力青年藝術家實現更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創作實踐。

  此次公益活動主創團隊均為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大一學生,他們的作品以“擁抱”為核心策展主題,圍繞“Pet and Hug動物的爪子”“Tree's Friends梧桐和他的朋友”“Artists大藝術家”“Tree's Hug 擁抱與愛”“Flower And Hug花與擁抱”五大主題,利用毛線、氣模、鐵藝等多種材質,傳遞溫暖的擁抱力量。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3

展覽作品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4

展覽作品

  前三個分區突出梧桐與自然界生物,與人類精神文明的交融互動;後兩個分區則更為關注“擁抱”作為主體情感的熾烈表達。

  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學生王皓楠坦言:“南京一個非常吸引我的城市,作為年青一代的藝術家,能夠結合南京梧桐樹進行靈感發揮和藝術創作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同時,她認為與梧桐對話的過程,也是與南京對話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底,南京萬象天地就發起“南京馬路動物園”城市公益活動,攜手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積極發掘南京本土動物IP,呼籲市民遊客關愛每一位動物鄰居,讓南京更有愛。

  “南京是我從小生活的城市,非常榮幸能用我的作品裝點南京。‘五一’將至,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到我的家鄉——南京,擁抱這座有愛的城市。”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學生王雲凡在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滿是自豪,表達著自己對南京的熱愛。

  據此次項目負責人介紹,“我們的梧桐”項目,作為南京萬象天地創意板塊之一,2024年已經是舉辦第二季。此次活動更著眼于公益性與共創屬性,在與城市地標——梧桐對話的同時,為青年藝術家群體提供探索與創新的開放場域。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

展覽作品

  南京萬象天地作為融合城市精神文化的潮流策源地,對在地文化持續努力挖掘,無論是與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合作,還是對於梧桐的持續創新策展,都是呼籲人人熱愛城市公益,助力友愛、包容的城市氛圍打造。

  梧桐樹“擁抱指南” 一種很新的解壓方式

  當下的人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許就是解壓的最好方式。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427175208

展覽現場

  此次活動從公益的角度出發,以“擁抱”為主題展開相關創作,這些青年藝術家期望以梧桐為媒介,傳達給人們溫暖的力量。

  伴隨著盛夏光臨,大自然開始向困在科研學習、繁忙工作的年輕人釋放魅力——從山野露營到CityWalk,從戶外攀岩到公園觀鳥,自然的療愈也越來越沉浸在城市的角落。

  “五一”小長假期間,在“梧桐樹”秀場,南京萬象天地綜合考慮安全性、趣味性等因素後,開闢了“抱樹互動區”,滿足大家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抱樹解壓的需求,來一場“酣暢淋漓”的CityHug。

  今年16歲的南京南京時代雙語學校學生米娜來自塞爾維亞,在南京已經生活十餘年,參觀展覽後,她用流利的中文欣喜地説道:“在南京生活這裡這麼多年,梧桐陪伴著我長大。這些展品將南京的歷史與現代藝術進行結合,感覺非常有設計感,非常新穎。”話畢,米娜在互動區“送”給梧桐一個大大的擁抱。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6

米娜在現場與展品合影

  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學生趙文雅帶著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來到了現場。該作品以毛毛蟲的形象,在藝術的平行時空裏,通過還原卡通IP的形式跨時空擁抱梧桐樹,她希望大家在“抱樹”時能夠獲得滿滿的安全感,並獲得破繭而出的力量。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427171303

展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當人們在抱樹時,感受到了什麼?南京市民孫嘟嘟分享了自己的獨特體驗:“‘抱樹’是一件療愈身心的事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被型獨特的藝術裝置‘擁抱’是我從來沒有過的體驗。梧桐樹與藝術相擁,這也讓更多人再次感受到了南京的包容。”

  目的地旅行 打卡時髦梧桐大道

  南京的梧桐,承載著人們的感情和記憶。歷經歲月後,現今的梧桐景觀伴隨城市更新的浪潮,原有場所的功能屬性得以拓展,呈現出多性和創造性,“我們的梧桐2.0”青年公共藝術群展也使得南京時髦梧桐大道再度出圈。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8

市民在打卡互動

  南京萬象天地一直以來重視保護城市歷史脈絡,在建設現代時尚商業空間的同時,致力於將蘊藏著大眾情感、當地文化的百年古建雲章公所及黑簪巷、弓箭坊等城市街巷與商業巧妙嵌合,通過一次次城市公益企劃,通過在地文化的挖掘與創新喚醒古都活力。

  2023年10月,南京萬象天地就以毛線為媒,聯合南京外國語學校,通過包裹中山南路主幹道的37棵梧桐樹,打造“我們的梧桐”公共藝術城市公益企劃。

  此次升級的“我們的梧桐2.0”,圍繞梧桐樹進行“擁抱”主題創作,並以“抱樹”動作作為連結,構建讓人們靠得更近的空間和情境。

總要來趟南京吧 “我們的梧桐”邀寧一起CityHug!_fororder_09

市民遊客觀展中

  此次活動,以“城市+藝術”的方式,打破次元壁,為老城南織就公益與文旅相結合的新思路,讓“五一”來秦淮旅遊成為新風尚。

  文旅講師、南京CityWalk線路設計師沈飛地是位“老南京”,在他看來,廣袤的梧桐作為南京的行道樹,是重要的城市景觀,“青年藝術群展的形式去裝點梧桐,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創新形式,讓‘我們的梧桐’更加有生命力。”他也相信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也會讓南京的文化IP愈發豐盈。“‘我們的梧桐’也在啟發著我的CityWalk路線設計,在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期間,我也會帶著熱愛南京城市文化的市民和遊客一起來觀展、打卡。”他補充道。

  “我們的梧桐”城市公益活動,將藝術作品打造成為梧桐保護的重要窗口,成為具備長期影響力的文化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秦淮風光帶旅遊片區內容豐富度,積極助力“強富美高”新南京的現代化建設。(文/圖 王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