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以科技創新燃動新質生産力強引擎
2024-11-08 09:43:31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江蘇科技收穫豐盈果實——以科技創新燃動新質生産力強引擎

江蘇:以科技創新燃動新質生産力強引擎

蘇定強院士。 《新華日報》記者 滕升智 攝

江蘇:以科技創新燃動新質生産力強引擎

圖為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劉巧泉。(受訪者供圖)

江蘇:以科技創新燃動新質生産力強引擎

圖為國網江蘇電力袁曉冬團隊。(受訪者供圖)

  豐收時節,江蘇科技創新摘得纍纍碩果。在11月7日召開的全省科技大會暨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2023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頒發:265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獎,16名人才獲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省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9家企業獲省企業技術創新獎。

  從原始創新到技術突破,從成果轉化到規模應用,江蘇高校、院所、企業的科技工作者們,勇立潮頭、銳意進取,圍繞“四個面向”開展全鏈條創新,燃動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強引擎。

  數十年磨一劍,提升原始創新力

  基礎研究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近年來,江蘇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38項基礎類獲獎項目,持續提升了江蘇省的原始創新能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定強此次榮獲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他從事望遠鏡和天文光學研究長達65年,主創了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LAMOST,提升了我國天文光學水準,使江蘇成為國內天文光學水準最高的基地和國際上3個主動光學中心之一。談及原始創新,他表示,一是對科研工作的濃厚興趣,二是對民族振興的強烈渴望,“中國科學家完全可以靠自己創新,做出國際領先水準的望遠鏡。”

  東南大學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柴人傑,既是省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獲得者,也是一等獎項目“通過基因治療恢復耳聾患者聽覺功能”的第一完成人。柴人傑介紹,這個項目包含理論與技術上的創新,實現了生物信息學、病毒學、藥物工藝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我跟學生們説,困難沒有決心大,只要有決心,再多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該項目研發的耳聾基因治療藥物,已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證。在全球耳聾基因治療領域,柴人傑帶領團隊實現了領跑。

  潛心基礎研究,要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獲一等獎的“水稻重要品質性狀形成的分子遺傳基礎”項目第一完成人,揚州大學副校長、農學院教授劉巧泉説,為讓米飯更好吃,團隊在30個國家和地區收集了近萬份水稻種質資源。“水稻裏有幾萬個基因,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把需要的基因找出來,相當於大海撈針。作物遺傳育種的每一項研究都經過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雖然枯燥,但意義重大。”經過20多年的努力,劉巧泉項目團隊自主創建了一批兼具優良外觀和食味品質的新種質,選育了4個優質高産新品種,相關成果被國內育種單位廣泛應用。

  加強技術攻堅,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從獲獎項目的落地應用情況,可以看到江蘇省科技創新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新興産業發展上,勇挑重擔、勇於擔當。

  核電對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著重大意義。作為目前最先進、最安全、最具經濟性的商用核電站,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對防護涂層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備更強的耐輻射劑量、更長的使用壽命、更高的安全等級。此前,由於關鍵材料設計開發難度大,該領域長期被國外壟斷。

  “我們聯合常州大學、上海核工院等5家單位開展了産學研用聯合攻關。”中海油常州塗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亞君介紹,團隊多年來攻堅克難,終於解決了核輻射環境下涂層60年極限使用壽命等3個難題,掌握了7項核心技術,建立了4套産品體系,形成了35項技術成果,在“國和一號”、海陽核電站等30余個重大核電工程應用。“項目獲得一等獎,激勵著我們繼續聚焦國家需求,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未來産業持續攻關,貢獻新價值。”朱亞君説。

  安全高效充電,是促進電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獲一等獎的“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安全高效一體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建構了一個“車樁安全高效一體化運行系統”。

  項目第一完成人、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專家袁曉冬介紹,項目歷經8年聯合攻關,取得一系列創新,其中“異構車樁充電服務互聯互通”技術,實現了各品牌、型號電動汽車“不挑樁”可靠充電。目前,該項目建設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平臺,已在全省13個設區市應用,並與國家級平臺貫通;研發的高效率直流充電樁,應用於“十縱十橫兩環”為骨幹的全國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工程、充電場站等;研製的電池管理系統應用於56個品牌的178款電動汽車,裝機量邁進全球前五。此外,項目已發佈14項標準,包括4項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

  獲獎佔近四成,企業勇當創新主體

  科技創新有力支撐著産業高品質發展,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獲獎項目中,企業牽頭完成104個,佔近四成。

  車聯網産業發展中,面臨跨域信息協同、自動駕駛安全保障、車輛群集高效管控等難題。南京萊斯網信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一等獎項目“車路雲一體化車輛智慧駕駛與協同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積極開展企業為主導的聯合攻關,突破上述瓶頸,率先構建起全自主化的“車—路—雲”軟硬體産品研發體系。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開發了中國首款L4級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在8個國家級和省級車聯網先導區、10家智慧網聯汽車龍頭企業成功應用。系列産品與車型出口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年新增銷售額156.15億元、新增利潤7.74億元。

  獲省企業技術創新獎的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總部位於南通的積體電路封裝測試企業。該公司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高端研發平臺,與30多家科研院所開展産學研合作,並牽頭組建了江蘇省首個半導體創新聯合體。《新華日報》記者獲悉,公司近3年研發投入累計約37億元,營業收入在2020年突破百億元後,連續3年實現大幅度增長。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營業收入在同行業中排名全球第四、國內第二。

  同樣獲得省企業技術創新獎的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創板首家工業視覺裝備上市公司。成立19年來,公司以機器視覺技術為核心,開展測量、檢測和製程等方面的應用,主要服務電子、汽車、半導體等工業領域。“這個獎是對企業綜合創新實力的充分肯定,對企業加快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代表公司領獎的副總裁曹葵康説,“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産學研合作,不斷推進工業視覺裝備領域的技術進步,更好地服務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新華日報 記者 蔡姝雯 徐冠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