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外秦淮河打造多片開放式河街發力水上游 水岸越開放 城市越精彩
南京外秦淮河集慶門段可以遠眺新街口商務區。
3月23日,2025年南京市青少年賽艇賽暨外秦淮河賽艇城市衝刺賽在外秦淮河鼓樓水岸·南藝後街舉行,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以及上海、蘇州等城市的40余支代表隊參賽,市民遊客佇立在草場門大橋和沿岸三級平臺上,為選手們鼓掌加油。
“水岸越開放,城市越精彩。”秦淮河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在接受《新華日報》記者採訪時説,之所以選擇在鼓樓水岸·南藝後街河段比賽,是因為這片由江蘇電視塔、南藝後街、石頭城圍合的河段,是全長15公里外秦淮河的經典段落,2024年以來他們已在這裡舉辦了50多場水上賽事。在南京內秦淮(十里秦淮)水上游越來越成熟後,外秦淮河的水上游也開始總體佈局,同步開發沿河多片開放式河街,並以水上運動推動水上旅遊。
璀璨街區“燃亮”河面,封閉河段宛如“隧道”
“在外秦淮河上舉辦水上賽事,既為南藝後街引流,也為水上游蓄客。”張健介紹,外秦淮河水面寬闊、岸線平直,適合各類水上項目,沿河三級平臺、跨河大橋形成天然觀賽區域,更兼鼓樓水岸·南藝後街河段山水城林塔街一體。水上賽事涵蓋龍舟、賽艇、皮划艇等項目,在抖音上累計收穫1500萬人次瀏覽觀看。2024年4月14日的賽艇公開賽,更是吸引了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代表隊參賽。
水上賽事推動濱河開發,外秦淮河水上運動中心和遊船碼頭,均已落戶南藝後街。這段河街長900米、寬近百米,偎依在江蘇電視塔下和南京藝術學院旁,日均客流量達數千人,是外秦淮河最開放、最繁華的河段之一。《新華日報》記者3月22日晚從這裡乘坐遊船看到,沿河五人制足球場、輪滑球場、籃球館依次分佈,一群群孩子在球場內撒歡比賽;背後是覆土建築,高低錯落間藏有一家家網紅餐飲、咖啡吧、書店、藝術館,臨街是南藝師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擺開的文創市集。街區屋頂空中花園長達400米,與6層樓高的“大藍鯨”雕塑、太空艙造型的酒屋交相輝映,形成燈火璀璨、人氣沸騰的不夜城,“燃亮”了整段河面。
遊船繼續溯河上行,遺憾的是,像南藝後街這樣的“精彩段落”並不多見。從草場門駛向石頭城,利用糧庫改造的石榴財智園內分佈著一座座獨立商務公館、創意LOFT,建築通透、層次感好,山林綠化也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由於亮化勾勒不夠,明城墻、鬼臉城、烽火臺也都不是很突出。夜幕之下,清涼山、石頭城更顯晦暗不清。到了漢中門河段,許多小區、樓房臨水而建,形成一面遮擋城市景觀的“墻”,船行其間,宛如穿行在隧道裏。直到來到水西門,看到金碧輝煌的賞心亭,眼前才一下透亮開來。從這裡到賽虹橋,鳳臺路上車水馬龍,濱河景觀開闊而具動感,視線越過集慶門城墻,甚至可以遠眺新街口商務區鱗次櫛比的輪廓線。
“相比槳聲燈影的內秦淮河,外秦淮河還是幽靜了些”
濱水開發中若能把更多的空間用作遊園綠地、開放街區,就能把人氣、活力引向河道,並形成很好的河岸層次,打開多彩的城市介面。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城市設計與建築管理處處長蘇玲舉例説,穿越南京城南的內秦淮東五華里雖以水巷為特點,但整條遊線的“高潮”,還是開闊的泮池風光,以及打開金陵閘融入秦淮水上游的白鷺洲公園,遊船遊到這兩處,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在泮池碼頭,夫子廟廣場的人潮與兩岸層層疊疊的古建一道,形成城南旅遊的“經典畫面”;在白鷺洲公園,近處的開放園林映襯遠處的城際線,美不勝收。
“相比槳聲燈影的內秦淮河,外秦淮河還是幽靜了些。”南京秦淮河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陳健介紹,雖然擁有南藝後街、水西門、長干里這樣的精品河段,但外秦淮多處河段建築遮擋,亮化沒跟上,遊客量和內秦淮河相比,還有很大落差。統計顯示,2024年一年200萬遊人體驗內秦淮水上游,平均每天有六七千人,而外秦淮水上游只在節假日才有兩三千人的客流量。
水上游城市,河岸越開放,遊線越精彩。蘇玲介紹,即將實施的秦淮河西五華里建設中,將降低濱河駁岸,形成“雙首層”特色空間,河道更加開敞、河街更加立體,並沿河設立8處碼頭和一批口袋空間,吸引市民、遊人到河邊來,連通國創園、熙南裏等周邊文旅特色街。
南京的長江旅遊,也因幕燕風光帶、中山碼頭、浦口火車站等開放景區街區的建設而人氣攀升。“船票138元一人,每天近千人瞰江賞城。”南京幕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曄説,每天落日時分的遊輪班次最受歡迎,由長江大橋、獅子山閱江樓、金陵船廠組成的城市介面,在夕照下震撼而唯美。
共建濱水活力帶,從“看風景”到“造場景”
“城市濱水而建、因水而興,街區依河而生、向河而活。”張健介紹,河道是城市的血脈、市民的情懷。他們在考察北京亮馬河、天津海河後感到,水上游越來越從“看風景”向“造場景”轉變。這些城市名河通過岸線整治、城市更新,建成開放共融的水上經濟帶、濱水活力帶,以水岸互動推動水上旅遊。
把人氣引向河邊,讓水岸可親可賞,外秦淮河需要更多的濱水活力帶。陳健介紹,南湖地區人口稠密,南湖東街更新改造後成為南京網紅打卡地,可緊鄰南湖地區的外秦淮河一側景色較為單調,市民缺乏休閒親水的場所。為此,秦淮河公司在河邊長虹路開建名為水木秦淮·長虹裏的文旅街區。街區長413米、寬47米,總投資2.5億元,以“煙火+人文”為賣點,建成後將和南湖東街“雙街互動”,把南湖地區的煙火氣引到秦淮河邊。
中華門外的秦淮河邊,是范蠡在南京最早築城的地方,建有“越城臺”遺址。依託“越城臺”,南京正建設文商旅居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越城天地”,沿秦淮河綿延1.4公里。“為水上游‘造場景’,街區不但橫向留出濱河風光帶,方便居民臨水親水,還縱向建設寬140米的步行廣場,直抵緯七路高架橋,廣場兩邊佈置商辦、酒店、文旅項目,形成面向秦淮河的城市T臺。”南京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秦淮分局局長李建波説,“我們測算了下,開車從緯七路高架經過越城天地約需1分鐘,中間留有140米寬的廣場,不但車主有5—7秒看到秦淮河,遊船也可以遠眺車流滾滾的高架橋。”
“建設開放的濱水空間,不僅需要水岸公園、濱水街區這些有形的載體,還需要沿河單位、小區秉持開放的理念、拿出共贏的舉措,共同呵護、擦亮母親河。”張健介紹,南藝後街的火熱,離不開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江蘇省國畫院等附近單位的支持。這些院校不但鼓勵師生在南藝後街開設工作室、租用眾創空間,還把書畫展、畢業設計展擺在街區,炒熱了街區的人氣。他呼籲更多的沿河單位像南京藝術學院、石榴財智園、白鷺洲公園這樣,打開圍墻、激活空間,或是在載體利用上轉向文商旅、激活濱水人氣,或是在樓宇亮化上協同發力、扮美沿河夜景,共同把外秦淮河打造為美麗之河、活力之河、繁華之河。(新華日報 記者 顧巍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