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堅持法治護航春耕生産,從普法宣傳、矛盾排查化解、法律服務三個維度多管齊下,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春耕春種注入法治動能。
普法宣傳“潤”春耕。海陵區司法局聚焦重點領域,組織村(社區)“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示範戶及普法志願者,深入田間地頭、村居院落,開展民法典、農村土地承包法、農産品品質安全法等涉農法律宣講;通過以案釋法形式,重點解讀土地流轉、農資購銷等法律條款,剖析農資制假售假典型案例;創新普法形式,將法律知識融入日常生活,緊抓重要節點,結合“三八”國際婦女節、“3·15”消費者權益日,延伸普及婦女權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知識,將農業生産與生活消費串聯起來,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2025年以來,海陵區司法局累計開展普法活動35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800份。
排查化解“護”春耕。圍繞春耕時節易發的土地權屬、灌溉用水、土地承包等較為突出的涉農領域矛盾糾紛,海陵區司法局立足“抓早、抓小、抓苗頭”,推行排查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的“兩前工作法”,努力做到“矛盾不出地,糾紛不發芽”,有效保障春耕備耕生産工作順利進行;組織司法所、村(社區)調委會、“法律明白人”紮根糾紛化解第一線,充分發揮“前哨站”作用,針對因農資、土地流轉、購銷合同等行為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及時提供法律建議;通過“調解一案、教育一片”模式,將成功化解的案件作為村(社區)專兼職調解員的培訓課程,以案釋法,加強宣傳。
法律服務“保”春耕。海陵區司法局深化“法治助農”服務機制,構建線上線下立體服務體系,線上依託“法惠海陵”微信公眾號、微信群解答諮詢,線下開展法治宣講,通過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冊等方式擴大覆蓋;組織村(社區)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下沉一線、服務前移,排查化解土地承包、農資購銷等糾紛,對坑農害農案件第一時間介入,實現“零距離”維權、“面對面”釋法;開通涉農法援“綠色通道”,對弱勢群體“應援盡援”,對假種子、假農藥案件優先受理、快速辦結。(文 申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