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助老織就智慧生活安全網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實踐團走進中橋社區
2025-04-02 14:57: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為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近日,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實踐團走進南通市中橋社區,開展“數字安全與智慧生活”主題系列活動。通過“宣講課堂+精準調研+深度訪談”三位一體模式,實踐團為社區老年人量身定制數字安全服務,切實提升其數字素養與反詐能力,贏得居民廣泛好評。

  精準對接需求 科普內容“接地氣”

  活動前期,實踐團通過《南通社區老年人數字化時代個人信息保護調研問卷》深入摸排社區老年群體需求。數據顯示:超六成老年人常用智慧手機,但僅32%能熟練操作隱私權限設置;近半數曾遭遇詐騙電話或短信,且對法律保護認知薄弱。調研結果成為宣講內容設計的重要依據,團隊重點強化隱私設置教學、反詐技巧普及等內容。社區老人普遍表達了對“詐騙防範教育”“技術防護工具”的迫切期待,為後續服務優化指明方向。

  防詐課堂“有溫度” 案例教學入人心

  針對老年人智慧設備操作不熟、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薄弱等問題,實踐團開設“理論+實操”雙軌課堂。課程聚焦三大核心模組:從微信視頻通話等高頻功能入手,手把手教學安全支付操作;通過情景模擬演示隱私權限設置、驗證碼雙重認證及詐騙連結識別技巧,並現場協助關閉非必要APP權限,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結合真實案例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介紹“適老化訪問控制服務”等政策、工具。

  為增強教學感染力,團隊特邀曾受騙的居民王奶奶現身説法,還原“中獎短信”“保健品推銷”等常見騙局,總結“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的“三不口訣”。72歲的李爺爺在活動後感慨:“以前覺得手機複雜,現在發現它是個‘百寶箱’。”

  以科技為橋 讓智慧生活“可感可及”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實踐團以調研數據為基、宣講課堂為橋、居民反饋為鏡,助力老年人擁抱數字時代。本次活動不僅破解了智慧技術使用難題,更通過國際經驗的本土化探索,為銀發群體增添了一份從容與安心,彰顯了高校學子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文 曹格睿 施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