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
2025-04-22 11:37: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閱讀好時節。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和社區公益閱讀計劃啟動三週年即將到來之際,以“共沐書香 閱見文明”為主題2025“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暨南京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文明實踐帶發佈,于4月18日在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小學部拉開帷幕。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1_副本

現場節目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2_副本

現場節目

  馥鬱書香潤校園

  全民閱讀需要倡導,書香社會的氛圍更需要營造。活動當天,校園裏洋溢著濃厚的讀書氛圍。為共築社區書香家園,讓“全民閱讀”觸手可及,中國平安聯合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作家網,向燕子磯社區居民推薦並捐贈百本優質好書,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能夠靜下心來,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文字的魅力。捐贈儀式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這份特別的禮物讓社區居民們滿心歡喜。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3_副本

贈書儀式

  此外,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祁智受邀而來。他以《這裡的春天最美麗》為主題,帶領現場師生一起走進古詩詞的世界,暢談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的美好,共赴一場春日盛宴。

  祁智還與學生們展開了熱烈的互動交流,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他耐心解答,言語間滿是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懷。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4_副本

祁智與學生們展開互動交流

  講座後的贈書環節,他將書籍一一遞到學校代表手中,希望學生們在閱讀中汲取營養、在閱讀中汲取力量、在閱讀中獲得成長。

  三年深耕亮成績

  在“社區公益閱讀計劃”啟動即將滿三週年之際,項目成績單“出爐”。2022年4月,中國平安聯合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在南京正式啟動“社區公益閱讀計劃”,打造社區公益閱讀示範空間,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歷時三年的時間,社區公益閱讀計劃已在南京建成20家社區育才圖書室,入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1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覆蓋全市各區及江北新區 ,累計配置3萬冊優質圖書,組織開展了400場豐富多彩的特色公益活動,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讚譽與好評。

  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和“文明實踐夥伴”們的持續發力下,一處處“育才圖書室”在南京各社區文明實踐站內建立起來,“社區公益閱讀計劃”正在這座充滿活力與文化底蘊的城市裏不斷生根發芽,為構建書香社會,涵養文明風尚貢獻一份力量。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5_副本

2025南京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文明實踐帶示意圖

  文明實踐再深化

  文明,因實踐而多彩;實踐,因文明而溫暖。為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下沉,豐富傳統文化文明實踐帶內涵,持續建強傳統文化文明實踐帶,真正實現群眾在哪,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活動現場,南京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文明實踐帶正式發佈。現場發佈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文明實踐帶,系統梳理了南京市“文明實踐夥伴”的閱讀項目清單,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通過常態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文明實踐。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6_副本

共建簽約環節

  營造閱讀新生態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實踐帶上首個“閱讀生態圈”共建簽約同步落地,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新華日報社財經傳媒中心、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與燕子磯社區、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小學部、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等單位在現場群眾的見證下,簽署“社區——企業——媒體——學校”共建協議。共建單位們後續合作將以多方聯動為核心,通過平台資源共聯等方式,構建優質、便捷、豐富的閱讀生態圈。

“閱”見文明 2025南京“社區公益閱讀計劃”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行_fororder_圖片7_副本

活動現場

  書香氤氳閱讀不止,文明實踐步履不停。隨著文明實踐帶不斷延伸拓展,社區公益閱讀活動接連下沉到文明實踐的“第一線”和“最前沿”,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也將持續走深走實。(文/圖 田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