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79項特展假期接待觀眾超500萬人次 江蘇博物館從早火到晚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為一座館赴一座城”的文化旅遊新潮流在江蘇再次得到印證。179項特展如繁星點亮文旅地圖,從朱元璋手諭真跡到海昏侯金器陳列,從夜間沉浸式展演到文創市集的人聲鼎沸,全省各地博物館正以“超長待機”的開放時長、“歷史活化”的策展智慧和“破圈生長”的文創生態,書寫著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美美與共的新篇章。
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省備案博物館共接待觀眾531.7萬人次,同比增長31.54%,相當一部分是外省遊客。幾個“頭部博物館”人氣爆棚。南京博物院日均參觀接近3萬人次;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5天假期接待觀眾14萬人次;蘇州博物館接待觀眾13.9萬人次,同比增長33.56%。
“五一”期間,常州博物館特展廳內人潮涌動,“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特展”吸引了一大批“文博迷”。“聽説大名鼎鼎的‘海昏侯’文物來常州展出,我們特地開車從無錫趕來觀看。”無錫市民孫先生説。“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特展”是江蘇地區首次舉辦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展出包括褭蹏金、麟趾金、雁魚青銅燈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常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五一”期間,“金色海昏”特展日均吸引遊客超5000人次,常州博物館本館5天接待遊客超5.84萬人次。
為了讓博物館常看常新,“五一”期間,我省各博物館還舉辦文博研學108項,為市民和遊客呈上豐富多彩的文博大餐。
無錫博物院推出的“金匱遺珍——無錫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展”、南京六朝博物館舉辦的“遇見達利·夢想與想像”特展、徐州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涪城漢韻——四川省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精品文物展”,已在連雲港市博物館啟幕的“晚清風尚——十九世紀中國題材西洋銅版畫展”、南京市博物館舉辦的“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特展等,都受到文博愛好者的高度關注。
展覽精彩與否,離不開高水準講解。5月1日,南京市博物館推出的“專家説”免費講解時間還沒到,展廳中就聚滿了排隊等候聽講解的觀眾,當天館長吳闐帶領遊客在玉堂佳器展廳,以權威視角深度解讀文物故事,讓觀眾直呼“這趟沒白來”。
這個“五一”假期,江蘇75家博物館實行延時開放,舉辦文旅深度融合活動將近300個。南京博物院不僅“白天有戲”,夜晚更精彩。“我身上明代官服的補子是‘雲雁’圖案,大家猜猜是幾品官?”5月4日晚,南博特展館內,身著明代官服的志願者和遊客展開互動,普及了明代文官服飾的知識。南京博物院在“五一”期間,推出“千年華章·夜宴南博”系列展演,包括“請回答No.1”知識問答、“花樣顏究室”國風粧造、舞劇秀演、國風巡遊等環節,讓觀眾在展廳內外獲得沉浸式觀展體驗。南京的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分別推出“金陵尋夢·夜瞻園”、“心有‘寧’‘熙’——甘熙宅第五一夜遊”等活動,將園林夜遊與非遺展演巧妙融合。
博物館不僅僅是展示文物的文博展廳,更是集納創意和時尚的文化空間。“五一”期間,蘇州博物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鎮江博物館、徐州博物館等紛紛推出文創市集,集消費、美食、娛樂等諸多功能于一體,吸引年輕觀眾駐足消費。南京博物院的芙蓉石蟠螭耳蓋爐冰箱貼、蘇州博物館的屏風擺件冰箱貼……一批融合文物神韻和時尚設計理念的文創産品深受歡迎。市集上,鎮江博物館將美食與文物結合,在地方美食——京江臍上烙上鎮江出土青銅罍紋飾,讓觀眾品味來自先秦的味道。5天時間內,全省各博物館實現文創收入2104.53萬元,南京博物院文創收入達385萬元;蘇州博物館文創收入320萬元,同比增長33.58%。(新華日報 記者 于鋒 徐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