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一場承載著非遺傳承使命與藝術創新期待的盛會——“深化‘非遺保護’推動昆舞傳承與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市雨花臺區潤和創智中心啟幕。此次研討會由南京市青年文化英才培養計劃“名師帶徒”資助項目大力支持,行業權威專家、資深傳承人及眾多從業者匯聚一堂,圍繞昆舞在非遺保護時代語境下的傳承路徑與創新發展方向,展開深度研討與智慧碰撞。
研討會現場
會議初始,南京市雨花臺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楊明以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向遠道而來的嘉賓致以誠摯問候,深刻闡述了本次研討會對於昆舞傳承發展的里程碑意義。中國舞蹈家協會作為指導單位,在致辭中以深遠的視角點明非遺保護進程中傳承與創新融合發展的關鍵意義,為本次研討活動明確方向、奠定基調。
在專家專題發言環節,學術與實踐的智慧光芒競相綻放。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北京市長城學者、中國文聯首批特約研究員金浩以《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昆舞存在的價值》為題,憑藉深厚的學術功底,抽絲剝繭般解析昆舞與傳統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深度挖掘其當代藝術價值;原蘇州市昆劇院院長蔡少華則另辟蹊徑,結合昆劇青春版《牡丹亭》創意製作與推廣傳播的成功實踐,分享對昆舞創建傳承的深刻洞見,一系列獨到觀點引發在場嘉賓的強烈共鳴與深度思考。
傳承人發言環節成為整場會議的情感與實踐高地。江蘇潤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江蘇潤和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波等多位傳承人依次彙報,以豐富的成果展示與真摯的講述,展現昆舞傳承一線的生動圖景。韓波通過播放昆舞《花夢》視頻片段,系統彙報了昆舞的傳承與發展及推廣傳播中讓昆舞走向國際化的一些成果;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昆舞係青年教師陳敏、南京市雲昆舞團團長王美晴、南京市雲昆舞團創作室主任秦茂華等幾位傳承人採用視頻與現場彙報相結合的方式,將自己在昆舞傳承實踐中的探索與突破娓娓道來,每一個故事都凝聚著傳承人的堅守與擔當,彰顯著昆舞傳承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研討會現場
來自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兩位教授葉笛、王倩圍繞《非遺新生》研究課題展開的分享,更是為昆舞發展注入學術與創新動能。從昆舞教研實踐基地的建設路徑規劃,到非遺新生舞蹈作品宣傳系列、舞蹈療愈系列的創新成果展示,全方位呈現了昆舞在學術研究、藝術創新與社會應用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歷屆優秀畢業生代表劉欣怡、朱雨佳等人通過視頻與現場發言,生動講述各自在昆舞傳承發展道路上的成長故事與實踐成果,展現出昆舞新生力量的無限潛力與蓬勃朝氣。
活動合影
專委會專家評議環節,金浩、蔡少華、楊鮮婷等業內權威專家秉持嚴謹專業的態度,對傳承人展示及成果彙報進行了全面細緻的點評。在充分肯定階段性成果的同時,也針對現存問題與未來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會議尾聲的對話交流環節,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志願者、媒體記者與與會專家積極互動,圍繞昆舞傳承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熱烈的討論中凝聚共識、匯聚智慧。(南京藝術學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