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從“人控”到“數控” 清江浦企業有“智”更有“質”
2025-07-02 16:08: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近日,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的數智化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大螢幕上的今日生産情況、包裝情況、光伏供電等各項參數指標不斷滾動、實時更新。“企業深入實施智慧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比如這個智慧平臺實時反映一車間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稱量、配料工序。”公司副總經理陳成説。

  近年來,清江浦區堅定都市型工業發展方向,以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為抓手,以“數智技術+先進製造”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推動産業技術變革和更新迭代,助力企業從傳統“製造”向高端“智造”加速轉型升級。

  全鏈智造:重構生産流程,提升運營管理效能

  時值盛夏,天鵬鋰能技術(淮安)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天鵬鋰能以“工業4.0”為引領,通過深度融合ERP、MES、WMS等核心繫統,貫通設備層、控制層與決策層的“數字主線”,實現流程數據的實時流動,全方面提升運營質效;通過AI演算法驅動工藝參數動態優化,結合X-Ray在線檢測、鐳射焊接等技術,實現電池容量致性偏差S±1%、不良率遠低於行業均值,技術指標超越日韓頭部企業。憑藉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卓越表現,天鵬鋰能成功入圍2025年江蘇省先進級智慧工廠。

從“人控”到“數控”,清江浦企業有“智”更有“質”_fororder_圖片 1

天鵬鋰能的生産車間

  清江浦區始終將“科技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作為發展戰略,率先在市“科創18條”政策基礎上出臺清江浦“科創10條”等惠企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截至目前,旺旺食品、盈德氣體等10戶企業通過省級智慧製造示範車間認定;澳洋順昌、正大清江等10戶企業被評為省先進級智慧工廠。各類“智改數轉網聯”標杆示範項目的獲評數量在規上工業企業中的佔比位於全市前列。

  傳統煥新:強化數字賦能,驅動工藝全面升級

  在江蘇省金象傳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操控數控加工中心生産減速設備。“區別於傳統製造工藝,我們新引入的高精尖柔性化設備可以代替人工實現工序‘無縫銜接’,提高産品良品率和生産效率。”該公司總工程師王昆介紹,以往技術人員都是手工繪製零部件的設計圖,自從應用了自主研發的“金象減速機自動設計系統”等六種軟體,他們輸入相關數據,設備便自動生成設計圖,大幅縮短工期,提高産品的精度。

從“人控”到“數控”,清江浦企業有“智”更有“質”_fororder_圖片 2

金象傳動的數控加工中心

  企業數智轉型的加速推進,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精準引導和服務支撐。“清江浦區密切關注企業的生産經營情況,集中資源力量為我們保駕護航。”王昆説,區工信局多次上門宣傳推廣《清江浦區製造業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實施意見》等政策,精準兌現企業“智改數轉”獎勵20萬餘元;手把手指導企業申報省級“專精特新”技改項目,成功獲批490萬元獎補資金,幫助企業加速推進關鍵裝備、關鍵工序數智慧化改造。

  精準服務:一線把脈問診,助力企業向新發展

  “企業得益於DCS系統的互聯互通,已經實現全自動化生産作業。管理層可通過移動端接入該系統,實時了解客戶生産用氣情況並及時處置問題。”江蘇盈德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召華介紹,此前,鋻於老舊裝置急需更新換代的需求,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遇到“瓶頸”。清江浦區有關部門聯合屬地迅速組織專家團隊進行“智改數轉”專項診斷,量身定制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優化內部業務流程,實現管理數據更加精細化、生産效率大幅提升。經測算,新投用設備産能新增25%,同等産量下,每年可節約電量超6000萬千瓦時、標煤近8000噸、用電成本超4000萬元,實現産能提升與綠色發展的雙贏。

從“人控”到“數控”,清江浦企業有“智”更有“質”_fororder_圖片 3

盈德氣體的DCS系統平臺

  2025年以來,清江浦區邀請各信息化服務機構的專家多次赴天鵬鋰能、天士力帝益等50余戶重點企業開展業務交流,通過診斷服務、標杆培育、資金扶持等舉措,推動轄區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文/圖 蔣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