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書展變“書超” 江蘇交出人文經濟新答卷
2025-07-08 09:49:2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超10萬種出版物參展,文旅商展一站式融合——書展變“書超”,交出人文經濟新答卷

  一邊是“熱辣滾燙”的“蘇超”賽場,一邊是紙墨飄香的“書超”圖卷。連日來的高溫沒有影響讀者的熱情,7月7日傍晚,第十五屆江蘇書展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落幕,交出人文經濟新答卷——

  好書上新,大咖齊聚 這是屬於讀者的盛會

  今年江蘇書展有超10萬種出版物參展,遠超去年8萬餘種。漫步書海,可聆聽歷史的迴響,感受時代的精神。

  “書香匯蘇韻 閱讀悅爭先”主題館設置了“新時代新經典”“新使命新實踐”“新探索新擔當”3個板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展臺為廣大黨員幹部吹來清風,而步入由抗戰史專家陳紅民教授擔任學術主筆的“抗戰為什麼贏”圖片展,一幀幀黑白圖片、一部部抗戰史研究新作,成為年輕一代走進厚重歷史的蹊徑。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一系列視角新穎的抗戰題材新書在書展首發。張新科《鐵語》以小説筆法揭開中韓攜手抗日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章劍華《故宮敘事:百年守寶傳奇》解密抗戰期間故宮文物南遷。“這也是一份獻給故宮博物院成立100週年的禮物。”章劍華説。

  “這些書打破了我對歷史著作的刻板印象。”大學生讀者蘇蘊記下了她感興趣的書名,“我還聽了《文明的重建:戰後德國五十年》一書的分享會,對我觸動很大:我們要記住歷史,而不是記住仇恨。”

  “首發經濟”走俏書展,蘇籍名家青睞在此舉行新書“首秀”。剛從馬來西亞出訪歸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就冒著高溫趕赴蘇州,帶著新書《金陵四十八景》,第15次在江蘇書展“簽到”,“沒有書展讀者的熱情期待就沒有我的筆耕不輟,只要書展一直辦,我就一直來!”

  重視名家大咖的磁吸效應,在辦“展”的同時辦好“會”,是江蘇書展重要的“流量密碼”。今年蘇州展場舉辦閱讀推廣活動190余場,略少於頂峰時期的200多場,主辦方對活動品質嚴格把關、寧缺毋濫。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參加了4場分享活動,處處讀者雲集,這位76歲的白髮先生成了最忙的人;“新華書房”讀書分享會上,葛劍雄、鮑鵬山、童嶺等著名學者與讀者零距離交流,以“舊書新知”,會“舊友新朋”,在開展之際迅速燃旺人氣。

  兩位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同聚江蘇書展,成為書香佳話。7月6日晚,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邀請“安獎”插圖名家羅傑·米羅和波蘭插畫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來蘇州逛展。聽説有讀者專程從廣東趕來,曹文軒與讀者熱情合影,資深出版人徐海在朋友圈分享了這動人一幕。

  好書不貴,讀者得實惠。今年書展上出版社“內卷”愈熱,除了普遍打出六五折,“買書送帆布袋、冰箱貼、鑰匙扣”等優惠福利贈送不停。今夏《長安的荔枝》熱播,馬伯庸作品出版方博集天卷以一株“粉色荔枝樹”為主題元素,吸引讀者逗留選購。反映古代職場“打工人”的馬伯庸“見微”三部曲銷量不錯,書展還沒結束,500本《桃花源沒事兒》就銷售一空。

  服務分眾讀者 一抹書香,“全齡友好”

  “這裡的味道好‘香’啊!”一走進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就有小朋友歡呼起來。

  暑期是青少年閱讀的黃金期,也是出版社抓住“考後經濟”的窗口期。江蘇書展在服務青少年讀者方面不斷深耕優化,本屆書展首次攜手2025全國少兒圖書交易會,釋放重磅展會“疊加效應”。2025全省青少年學生閱讀活動現場啟動,10余位頂尖閱讀名家名師共話“快樂閱讀”。“首批青少年閱讀推薦書目”發佈,5類70種圖書涵蓋不同學段,為構建青少年閱讀生態提供參考。

  近年來,江蘇書展擁抱科技進步的腳步加速。除了舉辦“AI時代,基礎教育的變革”研討會、“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科學教育與科普閱讀”,主辦方還引進了一系列可體驗、可沉浸的科普項目。列入“上海文旅元宇宙示範項目001號”的“機遇時空”全感VR樂園走進書展現場,掃碼後可“跳進一頁書”的廣西師大出版社VR沉浸悅讀項目吸引了眾多孩子,“我的航天課”體驗項目只需戴上VR眼鏡,就能跟著“祝融號”“嫦娥三號”“玉兔號”開啟太空漫步。

  不只“兒童友好”,更是“全齡友好”。家住蘇州落星橋的金奶奶在書展等朋友時,工作人員給她送上礦泉水和扇子,她對養生講座等閱讀活動讚不絕口。為了陪同母親,金奶奶女兒沈女士今年第二次來到江蘇書展,不經意間愛上了“家門口”的“寶藏盛宴”——

  “我們連著聽了幾場活動,收穫超出期待。原以為《醫説續編》分享會講的是‘問診開方’,沒想到給我補上了‘吳門醫派’的一課。城市文旅讀本《打卡蘇州》,讓我這個蘇州人更了解蘇州。因為《對聯課》首發我認識了南大程章燦老師,他聽説活動當天是我母親虛80歲生日,還手書了一副對聯送給她。”

  在“書超”,“素人”也能站C位。“《揚子江文萃》全國文友見面會”吸引天南海北的作者相聚蘇州,他們筆下的平凡瑣事、人情百態如漣漪般擴散。“致敬‘文學山房’第三代傳人江澄波先生”分享會上,江老從廢品站中搶救古籍、畢生傳薪守志的故事,激勵更多讀者呵護文脈、為中華民族照亮“心燈”。

  一脈書香積蘊十五載,盈盈不絕,無遠弗屆。蘇州園林工人俞師傅穿著工服來逛展,説“勞動歸勞動,工友們托我來找本書”。93歲書迷袁鑫根連續五六年打卡書展,他説:“書是提供精神思想的最好方法,書本為時代獻出了一點精神,買一本好書,相當於多‘活’了幾個月……”

  平臺聚能,服務優化 書展“尖子生”這樣煉成

  以往,江蘇書展是一台“書香盛宴”;今年,“書超”成為文旅商展一站式融合的綜合性城市空間。

  “江蘇是全國最早出臺促進全民閱讀地方性法規的省份,十幾年來,江蘇書展有力傳播了書香文化,但在擴大文化消費、釋放平臺功能方面還做得不夠。”主辦方的一句心聲,道出江蘇書展從“優等生”邁向“尖子生”的密碼。今年書展增設“品質文化生活展區”“文化主理人長廊”,佔展館總面積的8%。低廉的租金、真金白銀的補貼,為扶持“小店經濟”作出探索,也使書展成為城市功能的濃縮與集合。

  20多家非遺小店聚集書展,借海量客流探索創新之路;利用展館灰色空間建成的“文化主理人長廊”,進一步延長了讀者逗留時間。聽説背出一首古詩可以減掉16元,“金壇雕版線裝印刷非遺工坊”處童聲琅琅。有讀者在小攤上購買了一幅“藍曬法”製成的文創小圖,緊接著就被“種草”了店主家的咖啡館。主理人笑言:“我家手衝堪稱一絕,就在十全街,邀你來嘗嘗!”

  作為全國唯一沒有間斷的零售書展,15年來江蘇書展不斷提升服務效能——禁止出版社使用“小蜜蜂”叫賣圖書,保障讀者閱讀體驗;活動舞臺之間隔開距離,儘量做到互不干擾;“聽勸”優化觀展動線,讓“無名小店”也能被“看見”;各類飲品美食一應俱全,隨時為讀者逛展“補充能量”……

  張家港讀者朱珊萍參加過至少四屆江蘇書展,感覺書展“越來越好逛”:“我給女兒買了馬伯庸和東野圭吾的書,總價472元,打完折又用券,只花了不到170元,我也在非遺小店裏認識了新的匠人朋友。”因為書展,南京讀者余先生和十幾年沒見的蘇州朋友重聚金雞湖畔:“浮生匆匆,是這一抹書香讓我們停頓。”

  以書會友,因展結朋。15歲的江蘇書展像一瓶美酒,將“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社會風尚越釀越濃。“書香社會”在這裡顯影,“美好生活”由此具象,這份全民閱讀的精神風景,是今夏最美的“書卷一夢”。( 新華日報 記者 馮圓芳 于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