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博推出首個原創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觀眾可親“繪”《坤輿萬國全圖》,開啟“時空旋渦”——觀天攬萬象 邂逅“大明風華”
“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將於7月10日開放。圖為部分遊客正在搶鮮體驗VR展覽。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記者 董家訓 攝
沒有宇宙飛船,如何遨遊太空?沒有北斗定位,怎麼探索世界的盡頭?7月10日,南京博物院全新打造的年度重點項目“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將正式開展,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近日提前探展,仿佛親歷《坤輿萬國全圖》繪製的那刻,直上九重天,感受天外有天的浩瀚無垠,跟隨浩蕩的大明船隊揚帆遠航。
頭戴AR設備,“穿”進《坤輿萬國全圖》
戴上AR設備,只見眼前的虛擬世界中,一位“南博工作人員”將南博“鎮院之寶”——明代中文版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鋪展在觀眾的眼前。伸出手,還能抓住一旁放著的裝裱工具,模擬對文物進行修復裝裱。
移步換景,意大利人利瑪竇與明代學者李之藻正在共同繪製著一張輿圖,案頭堆放著厚厚的資料。
《坤輿萬國全圖》彩色摹繪本,繪製于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最早、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中文版世界地圖。
橢圓形世界地圖,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月蝕圖等天文圖,散佈在大洲大洋中的9艘船隻和23頭動物圖……觀眾正在激動地親歷一步一步繪製出輿圖的過程,眼前突然光影流動,身體好似被捲進時空穿梭的通道,竟然穿越進了《坤輿萬國全圖》。
“展覽以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坤輿萬國全圖》為主IP,通過720°全景沉浸式、4K超清畫質、大空間交互的VR數字形式,故事化、視覺化、沉浸式呈現明代歷史背景下的水韻江蘇、中西交流。”此次展覽策展人張小帆介紹,展覽通過自由行走的大空間VR系統,讓觀眾無需操作任何設備,僅需佩戴輕便的VR頭顯,便能在超過百平方米的空間自由探索,實現視覺、聽覺和身體感知的完全沉浸,從第一人稱視角出發呈現《坤輿萬國全圖》中“大明的世界”。
“坐”上大明寶船,“遨遊”大西洋
在這場歷史、地理、天文、航海和想像齊飛的旅程中,觀眾仿佛站在《坤輿萬國全圖》中所繪的九重天上,俯瞰日月星辰,“坐”上大明寶船,“遨遊”大西洋。
“天啊,太逼真了,我感覺腳下的船,正隨著大西洋的波濤在起伏前行。”一位參加提前探展的觀眾發出了驚嘆。
大明的船隊將茶葉、瓷器、絲絹等華夏物産帶往海外,又帶回香料、寶石等異域珍品,書寫了中外貿易的壯麗篇章。
“這些箱子都是能打開的,我打開的箱子裏裝著滿滿的瓷器。”
“哇,我打開的箱子裏全是銀錠!”
“我們以‘一天一夜’為時間線,設計這場輿圖之旅。”張小帆介紹,“它不僅是時空穿越,也是思想穿越,我們希望觀眾看到古人如何想像地球、星空和世界文明。”
1655年,荷蘭人約翰·尼霍夫來到中國,到達南京後用畫作記錄下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的壯觀,使其在國際上聲名大噪。當時,它被西方人視為中國的標誌性建築,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的美譽。
位於法國凡爾賽宮的特裏亞農瓷宮、英國皇家園林中的邱園寶塔等建築都能看到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的影子,安徒生還將其寫進了《天國花園》。
當這座璀璨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再現的那一刻,所有的觀眾都為之震撼。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中出現的角色如“獅羊獸”等,並非歷史虛構的裝飾品,而是基於真實繪圖圖像的再現,種種細節的精細處理,也展現了南京博物院團隊在“歷史還原”與“沉浸式設計”兩者之間所取得的平衡。
訂票觀展有彩蛋,可免約當日南博門票
這不僅僅是一次展覽,更是通過這一張地圖讀懂兩種文明在400年前中西地理觀念的激烈碰撞;也不僅僅是一次體驗,更是對“大明”天下觀的重塑。
“我們希望觀眾不僅是看到這張地圖,而是能夠親自‘走’進去,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正如南京博物院策展團隊所言,在本次展覽中,地圖不再只是靜態的歷史圖像,而是成為一段可以被親歷的文化旅程。
除了內容構建上的獨特性,技術實現層面也體現出先鋒性。“我們採用自由漫遊的VR系統,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在不受拘束的狀態下自然完成整個觀展體驗。”團隊技術策展人表示,“設備無需手柄或按鈕,只靠自然走動即可完成全部劇情交互。這種全身心沉浸的方式,讓觀眾真正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震撼,應該是觀眾對於展覽最直觀也是最開始的感受,張小帆認為,震撼之後,觀眾可能會對這個作品或者裏面的文物有所了解,有所收穫,從而對《坤輿萬國全圖》這張圖産生好奇,從而發現策展團隊在展覽中所隱藏的更多表達。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從南博了解到,在體驗過程中,策展方設置了觀眾引導機制與輔助提示,亦配備了適合佩戴近視眼鏡的VR設備。親子觀眾可共同參與,無需任何技術門檻,適合6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觀眾參與體驗。
目前,該展已開放線上預約通道,購票並完成場次預約,即可免約當日南京博物院參觀門票。(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記者 朱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