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蘇州交響樂團2025至2026音樂季重磅發佈
2025-07-17 15:53: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7月17日,蘇州交響樂團發佈了全新的2025至2026音樂季。新樂季將從2025年9月持續至2026年8月,以“多元融合,經典傳承”為核心理念,計劃呈現40場演出,涵蓋樂季音樂會、大師系列、格調室內樂系列等核心板塊,以國際視野整合全球藝術資源,以多元佈局覆蓋古典音樂全維度,以創新表達呼應時代命題,為蘇城樂迷奉上多場跨越時空的音樂盛宴。

蘇州交響樂團2025至2026音樂季重磅發佈_fororder_4

音樂季海報

  蘇州交響樂團新樂季匯聚了眾多中外指揮及獨奏名家。國際指揮家薩米·拉希德、恩路易斯·蒙特斯·奧利瓦、維克多·雅各布等將與樂團首次合作,帶來獨特的音樂詮釋;指揮家張國勇、李飚,大提琴家秦立巍、男中音沈洋等蘇交的老朋友將再度登場,展現深厚的底蘊和默契;國際著名小提琴家維多利亞·穆洛娃、鋼琴家斯泰潘·西蒙尼、小提琴家埃莉諾·德梅隆、頂尖戲劇女高音凱瑟琳·福斯特等也將陸續亮相,為樂迷呈現美妙樂章。

  蘇州交響樂團2025至2026音樂季主視覺以光與聲為核心表達元素:一個密閉空間裏燭光亮起,照亮另一個角落裏一組飄落的樂譜;另一個空間裏,指揮棒和琴弦同時引發彼此的共振。如果把音樂廳和心靈都看成是一個空間,那音樂和光是唯二可以瞬間充滿空間的能量,同時也充滿聆聽者的心靈,點亮藝術的光輝。

蘇州交響樂團2025至2026音樂季重磅發佈_fororder_5

音樂季海報

  在音樂廳這一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間裏,藝術家、樂團、聽眾彼此聽到、彼此看到。蘇州交響樂團將繼續以音樂為紐帶,連接過去與未來,深化藝術傳承的內涵。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演出,蘇交不僅讓觀眾領略經典之作的魅力,也為年輕藝術家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彰顯樂團在藝術傳承中的獨特擔當。這種擔當不僅體現在對傳統經典的堅守,更在於對創新精神的追求。通過多元的音樂對話,蘇交不斷拓寬藝術視野,激發新的創作靈感,使每一次演出都成為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讓“傳承”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蘇州交響樂團的努力,不僅為本地觀眾帶來世界級的藝術享受,也為全球音樂界注入新的活力。

  國際藝術家陣容延續了蘇州交響樂團“薪火相傳”的藝術追求,既有享譽全球的藝術大師,也有嶄露頭角的中青年新銳,更不乏首次來華的潛力藝術家。

  “音樂巨匠系列”以廣度與深度兼具的選曲,構建起古典音樂的全景圖譜。作品將貫穿蘇交新樂季的多場音樂會,許忠指揮的拉威爾專場更將集中呈現作曲家在管弦樂、室內樂等領域的巔峰之作。

  2026年4月,許忠還將為觀眾呈現由瓦格納幾部重磅歌劇選段組成的專場音樂會。此外,莫扎特專場、馬勒《第六交響曲》及肖斯塔科維奇專場,將系統梳理音樂巨匠在不同創作時期的藝術脈絡——從莫扎特的古典優雅、馬勒的哲思交響,到肖斯塔科維奇的時代吶喊,全方位展現古典音樂的藝術厚度。

  “大師系列”以跨界融合打破藝術邊界,兩場重磅演出將拉近觀眾與頂尖藝術家的距離。“格調室內樂”系列則以精緻陣容補充樂季版圖,“輕古典之夜”“浪漫三棱鏡”等專場,備受歡迎的蘇交木管五重奏組合也將繼續在歲末為樂迷上演帶有濃郁節日氛圍的室內樂音樂會,生動詮釋樂團國際化的多元特色。

  蘇交新樂季立足時代語境,以原創作品傳遞人文精神。獲得202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的《盛世繁花》將繼續巡演6場,輻射國內多座城市,以民族音樂語匯展現當代中國的文化活力。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蘇州交響樂團聯合國內14家交響樂團委約作曲家周龍創作的《大樂同和》,將由陳燮陽指揮上演,以交響語言詮釋“和平共生”的時代主題,成為樂團踐行社會責任的藝術注腳。

  從國際藝術家的“多向奔赴”到經典作品的“時代重述”,從原創佳作的“文化表達”到觀演體驗的“貼心優化”,蘇州交響樂團2025至2026樂季將繼續以音樂為橋,聯結蘇州與世界,讓傳承在創新中綻放新輝。(文/圖 蔣文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