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南京市政府主辦的第七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在南京開幕。來自31個國家的39位漢學家和畢飛宇、劉震雲等39位中國作家與會,以“‘譯’起向未來”為主題,共同探索中國文學國際傳播的新路徑。開幕式上,15位深耕中國文學翻譯的漢學家獲頒“中國文學之友”證書,彰顯對其翻譯事業的肯定、對其推動文明互鑒的貢獻。
頒發“中國文學之友”證書 供圖 主辦方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主持開幕儀式,他以“特別的空間、特別的嘉賓、特別的使命”三個“特別”開啟盛會,強調本次研討會旨在“用翻譯架橋,讓中國文學的心跳與世界同頻”。
作為東道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周紅波向與會嘉賓展現了南京這座世界“文學之都”的深厚底蘊。從《文心雕龍》的誕生到《紅樓夢》的傳世,從魯迅、巴金的文學足跡到當代“南京作家群”的蓬勃創作,南京以千年文脈為基,正成為中外文學交流的前沿陣地。周紅波在致辭中提到,南京將充分發揮世界“文學之都”的平臺優勢,持續推進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文學作品翻譯資助計劃等項目,為中國文學“走出去”注入城市力量。
羅馬尼亞漢學家白羅米作為代表致辭,她以翻譯《荀子》《莊子》和莫言、余華、劉震雲等作家作品的親身經歷,詮釋了“翻譯不僅是語言轉換,更是文化共情”的深刻內涵。
開幕式後,“譯”起向未來主題演講環節由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作協主席畢飛宇主持。九位中外嘉賓從不同視角展開深度對話,為翻譯實踐與文學傳播注入思想火花。
活動現場 供圖 主辦方
活動期間,與會嘉賓除參與分組研討外,還將參加“金陵風味”南京美食體驗等特色文化體驗活動,出席文學之都青年漫畫家全球駐地成果展啟動儀式,參與“文學多樣性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主題沙龍等城市文化研學活動。(文 高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