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發行江蘇省分行與江蘇省住建廳深化合作,通過簽訂《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合作協議》、推出“蘇鄉貸”專項産品、黨建共建和聯合調研等多種形式,共同構建“政策協同+金融賦能”雙輪驅動機制,打造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江蘇模式”成功案例。截至6月末,該行重點圍繞79個國家級傳統村落、624個省級傳統村落及12個省級以上(含)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累計授信近270億元信貸資金,助力江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文化傳承”守住沉澱千年鄉愁
焦溪這個擁有1200多年曆史的江南古村,集“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雙重殊榮于一身,無聲地傳遞著江南文化的獨特韻律。
2018年,焦溪正式啟動參與江南水鄉古鎮的聯合申遺。從初次對接到項目落地,從專班的成立到項目順利投放,在長達5年的堅守與服務中,該行三級聯動協同發力,緊貼需求解難題,服務“申遺標準+文化經濟”兩條主線,構建“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三個融合,推動形成“形態、業態、文態和生態”四位一體的“焦溪模板”。在項目設計中,對照“申遺”標準啟動修復規劃,堅持原格局、原生態、原風貌和原住民的保護原則,採用傳統技藝修繕加固明清古建築,對歷史街區及周邊建築進行風貌提升等,讓古建古跡重現昔日風采。同時,項目依託季子文化,復建舜山書院,支持焦溪竹編、剪紙、焦溪糍團等非遺文化,打造研學基地,推動文化浸潤經濟,讓焦溪守住根、留住人。
“集中連片”串起散落鄉間明珠
被譽為“中國陶都”的無錫宜興,是世界著名紫砂陶製作技藝發源地,具有7000多年制陶史。2023年被納入住建部第二批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所轄有6個國家級傳統村落、37個省級傳統村落。
2024年,農發行江蘇省分行與宜興市政府簽訂《服務“千萬工程”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合作協議》,政銀企在宜興聯合召開專題座談會,現場調研,形成了“政策性金融服務傳統村落保護”的整體思路。在項目設計中,一方面尊重集中連片整體規劃,將多元需求統籌融合,提供整體融資方案;另一方面注重“一村一品”,積極探索“傳統村落保護+人文品牌活化利用”融資模式,描繪出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和資源利用“點上出彩、線上串聯、面上精彩”的新畫卷。丁蜀三洞橋村,以“龍窯柴燒技藝”非遺特色,帶動紫砂文化和經濟煥新發展;徐舍芳莊村,以“江南羊肉烹飪”民間技藝傳承,激活傳統美食品牌價值;在張渚祝陵村,以委婉動人的“梁祝愛情故事”,吸引遊客體驗梁祝文化魅力。截至6月末,該行累計授信近15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宜興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設,相關經驗做法同時入選了住建部《第二批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可複製經驗清單》和《農發行服務“千萬工程”典型案例彙編》。
“三生融合”打造田園鄉村樣板
“稻粱千里熟、魚蟹多無算”,這是漢代“海陵之倉”泰州倉場村的盛景。該行精心謀劃,借助倉場村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的契機,積極推動姜堰區倉場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全力助力倉場村構建“傳統村落+特色田園鄉村”的新格局。
該行積極組建行銷團隊,靠前服務,提前介入項目前期方案設計中,為政企“拓思路、優規劃”,結合倉場村特有的“古韻倉場,水潤糧倉”品牌和地域結構特徵,以“韻味古村、搖曳西泊、垎田粟香、野趣田園”四大景觀為依託,建設集“古村落、農文旅、特種水産養殖”為一體的特色田園鄉村。在項目方案設計中,將“美村”和“富村”目標嵌入村落保護,在注重村落環境提升的同時,培育農特産品展銷、傳統技藝展示等一批“研學、觀賞、體驗”引流新業態,讓鄉村農文旅“流量”變遊客“流量”,提高項目的平衡性和可持續性,讓倉場村實現從“保起來”到“美起來”再到“富起來”的蝶變新生。(文 吳鳳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