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
2025-09-10 09:44:37來源:交匯點新聞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9月9日晚,夜色中的南通海安市譚港村大舞檯燈火璀璨,觀眾笑語飛揚,“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惠民演出在這裡熱烈舉行,為當地村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_fororder_70qamVcJfoPw5sHXkn4O3CjM

  現場,15台新配發的流動舞臺車整裝待發,成功授鑰,即將開向全省城鄉各處。依託“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這些流動舞臺車將充分發揮靈活、便捷的優勢,變身行走的“文化加油站”、可移動的“百姓大舞臺”,把更多高品質文化資源送到田間地頭、送入群眾身邊。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_fororder_fv2stBdnKU56liXxnCCOoIFy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_fororder_aj6ZPtnFJCvipV30jYlxIteE

  “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是由江蘇打造的文化惠民品牌,由省委宣傳部會同省文旅廳、省文聯、省作協、省演藝集團等單位部門創新實施,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要求,聚焦當前基層文化服務不“解渴”、優質文化資源供給不精準等問題,將“量身定制”的文化盛宴精準送達群眾身邊。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_fororder_lLyGNjy8ZU0E4BdkEJhVe64u

  文藝直通車行動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省市聯動組織惠民演出、公益展覽、輔導講座和群文活動5500余場次,覆蓋人次超1000萬。組織省市文化單位黨組織與試點地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派出1100余名駐村藝術家、文化指導員、志願者,深入基層幫扶指導,形成基層文化活動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生動場景。

  行動堅持“軟體服務與硬體設施配套”相結合,計劃面向基層文藝院團和文化單位,3年內配發45輛流動舞臺車,並推動打造2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通過硬體升級與空間優化,持續提升服務效能,真正做到“送得準、用得好”。

  為基層配發流動舞臺車,是江蘇關心支持基層文化建設和文藝院團發展的重要舉措。據悉,省委宣傳部自2006年開始,先後為基層文藝團體和文化館(站)等配發流動舞臺車126輛,全省基層院團和單位使用流動舞臺車累計開展各類演出10萬餘場,受眾人次5000余萬。與往年相比,本次新配發的流動舞臺車配置標準更高,首次新增24平方米LED大屏,這是目前國內配置螢幕品質最高、面積最大的流動舞臺車,同時主舞臺面積也增加至73平方米,全部採用更加適合舞臺演出的木地板,燈光品質也更高,可以顯著提升演出效果。舞臺車可以一鍵啟動,操作非常方便。為確保使用效果,在配發前還專門組織了舞臺車操作技能培訓。

  “科技感滿滿,功能太齊全了!”東海縣呂劇團副團長陳陣對新配發的舞臺車連連稱讚。他介紹,車上不僅配備了大螢幕、LED燈,還自帶直播設備,舞臺搭建起來特別方便,“這幾年我們團裏沒有舞臺車,下鄉演出真是困難重重。有時候就地鋪一塊地毯就開演,條件好一點就搭個簡易舞臺,有時候還得借用縣文化館的舞臺車。現在有了這輛新車,真的太方便了。”

  “我們都充滿喜悅,也想把這份對劇團的關懷和支持,傳遞到人民群眾中去。”江蘇省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史國生同樣感慨萬千。他説,劇院之前配置的舞臺車,常年奔馳在各地的大中小學校之間,每年演出超過300場。“如今舞臺車升級,是一件大好事。目前劇院的演出計劃已經排到明年上半年,這臺嶄新的舞臺車將會是一道亮麗的文藝風景線。”

  “接到鑰匙的那一刻,真的很激動。”海安市歌舞劇團團長邱巍青告訴記者,團裏的演職人員都在興奮地討論,誰將第一場登上這臺舞臺車,去為群眾演出,大家都躍躍欲試。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_fororder_qmWeoliEDRVxjQLioXXNKnkL

江蘇配發新一批流動舞臺車,“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出實招_fororder_HDvTTCpdlB2DsIV8etI9Yfsk

  當晚的演出匯聚了來自省、市、縣三級文藝工作者,是“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階段性成果的精彩展示。現場,江蘇省演藝集團的藝術家,以及南通市與海安本地的文藝工作者和群文愛好者,共同帶來了歌舞、戲曲、雜技、木偶戲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其中,極具鄉土氣息和生活熱情的《海安花鼓》由海安本地文藝骨幹精心創排,並經由省級藝術家專業輔導提升,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舞台中央”的綻放。這些優秀的節目,為當地村民及周邊群眾帶來了一場高品質的文化盛宴,整場演出掌聲不斷,氣氛熱烈。(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顧星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