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甲子守文脈 十竹齋攜百件瑰寶展南京文物六十年守護成果
2025-09-23 15:54: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2025年,中華老字號“十竹齋”迎來複業甲子之年,也是南京市文物公司成立六十週年。9月23日,“寶藏珍藏——南京文物甲子風華庫藏精品展”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啟幕,以百件珍罕文物,講述一座城與一群守護者跨越六十年的文明對話。

  這不僅僅是一次展覽,更是一場致敬。從良渚玉琮的神秘圖騰,到宋瓷的極簡美學,從明清書畫的墨韻風流,到宮廷器用的精工絕藝,每一件展品,不僅閃耀著藝術之光,更凝結著一代代南京文保人的初心與熱忱。

甲子守文脈 十竹齋攜百件瑰寶展南京文物六十年守護成果_fororder_42

展覽現場 供圖 十竹齋

  自20世紀60年代郭沫若親筆題寫“十竹齋”招牌起,這家江蘇首個國有文物公司,便肩負起為城市“尋珍、守珍、傳珍”的文化使命。六十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及山河萬里,搶救流散文物,修復歷史遺珍,為南京乃至全國文博機構提供藏品超16萬件。

  此次展覽以“大觀·神筆·甲子”三大篇章為主線,系統梳理江南藝術收藏、書畫創作與非遺傳續的壯闊脈絡:“大觀”篇章,良渚玉琮細刻神徽,景泰藍提梁卣重現明代宮廷華彩,乾隆禦制白玉龍紋鎮紙彰顯清代書房雅韻;“神筆”篇章,石濤山水立軸詩畫雙絕,文徵明手卷氣韻清通,傅抱石《高山仰止》盡顯時代風骨;“甲子”篇章,十竹齋雕版、箋譜、印刷工具實證六百年技藝傳承,是一部“活著的印刷史”。

甲子守文脈 十竹齋攜百件瑰寶展南京文物六十年守護成果_fororder_43

展覽現場 供圖 十竹齋

  展覽特別設置“十竹齋工坊”,觀眾可親手體驗饾版印刷、箋譜製作,觸摸明人胡正言創制的“拱花”絕藝。從《十竹齋箋譜》的重刊,到數字化煥活,十竹齋始終讓傳統技藝與當代生活共鳴。

甲子守文脈 十竹齋攜百件瑰寶展南京文物六十年守護成果_fororder_44

展覽現場 供圖 十竹齋

  2024年,十竹齋成功入選“中華老字號”,不僅是對其四百年曆史的認可,更是對南京文物公司“非遺+科技”“文化+消費”創新路徑的肯定。

  本次展覽由南京文物公司與江寧織造博物館聯合主辦,揚州、鎮江、開封文物商店等機構鼎力支持,將持續展至2026年3月12日。

  同期,“甲子風華·十竹同輝——全國文物藝術品展銷會”將於9月26日至9月28日舉辦,匯聚35家國有文物商店、30家頭部藝術機構,呈現超萬件藝術珍品,涵蓋官窯、書畫、玉器、古籍等門類,為市民打造一場可觸、可感、可收藏的文化盛會。(文 王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