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民警孔祥虎: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2025-10-22 17:35: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在徐州市經開區東賀社區,52歲的經開區分局東山派出所社區民警孔祥虎,是居民口中親切的“老孔”。28年社區民警生涯裏,他沒幹過“驚天大事”,卻把戶口辦理、矛盾調解、安全守護這些民生小事辦得暖人心,居民總説:“有事找老孔,準靠譜。”

  把“群眾事”當成自己事

  2023年8月,轄區兩位老人攥著皺巴巴的材料找到孔祥虎,收養的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可收養手續遺失、戶口辦不下來,眼看開學在即,老兩口急得直抹淚。

民警孔祥虎: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_fororder_圖片22

指導醫院保安正確使用防爆裝備

  “您別急,絕不耽誤孩子上學!”孔祥虎一邊安撫,一邊記錄情況。接下來一週,他頂著38℃高溫查收養登記存根,往返民政部門協調補開證明,汗濕的警服貼在背上也沒歇腳。最終,開學前三天,他把嶄新的戶口本送到老人手裏,面對老人的作揖感謝,他只説:“這是我該做的。”

  這樣的事,在他28年工作裏數不清。兩年前盛夏的暴雨天,他惦記轄區獨居老人,撐著傘、穿雨靴挨家走訪,確認老人們安全後才往回趕。路過東賀小區附近時,見一輛轎車陷進排水渠,車主急得跺腳,他立刻冒雨推車,路面濕滑推不動,就跑小區喊居民幫忙。“孔警官平時把我們的事當自家事,我們肯定幫他!”居民們撐著傘趕來,十幾人合力把車推出溝渠——他用真心換真心,成了居民心裏最靠譜的“定心丸”。

  用“細功夫”織密安全網

  “轄區人口、單位眾多,安全這根弦松不得!”這是孔祥虎常挂在嘴邊的話。他管的片區不算小,戶籍9000余人、常住人口1.8萬人,毗鄰高鐵,還有農科院、醫院、小學和400多家商鋪,要守好這片“大雜院”,他有自己的“土辦法”。

民警孔祥虎: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_fororder_圖片23

走進田間地頭與農科院專家深入交流

  他把小區保安、醫院護工、學校門衛都編入“義警隊伍”,每週組織培訓,教大家識別可疑人員、處理突發情況;還自己設計“安全檢查清單”,從消防器材有效期到監控覆蓋範圍,走街串巷時逐項核對,絕不放過任何隱患。徐州農科院每年辦世界級甘薯論壇,他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準備,排查園區隱患、規劃值守點位、演練疏散流程,論壇期間每天早6點到崗、晚10點離場,連續一週吃住在單位,只為確保萬無一失。

  作為振興路小學“法治副校長”,他對孩子的安全更上心。每年開學季,“開學第一課”從不缺席:用動畫講交通安全,拿模型教防溺水知識,穿消防服演示滅火器使用,孩子們圍著他喊“孔伯伯好厲害”。對網吧、KTV等場所,他每週夜查,核對未成年人身份、檢查消防通道,“多查一次,風險就少一分”。

  講“家常話”築牢防騙墻

  “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被騙一下子”——這句孔祥虎自編的順口溜,成了轄區老人的“防騙口訣”。看到有居民被電詐騙走養老錢,他又急又疼,“預防詐騙很重要,得讓大家認清騙子套路。”

民警孔祥虎: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_fororder_圖片24

到社區開展反詐宣傳

  他的反詐宣傳很“接地氣”,在社區廣場設點,用小喇叭講典型案例;去菜市場時,跟阿姨們嘮“保健品詐騙的坑”;碰到遛彎居民,就遞上反詐宣傳單。農科院有不少外地專家,科研忙沒時間學反詐知識,他就上門“一對一”講解,還把知識點整理成簡潔手冊,留下自己的電話:“有可疑情況,隨時找我。”

  一次社區反詐講座上,張阿姨突然站起來:“孔警官,我前幾天差點買‘高收益理財’!”原來她接到詐騙電話,正準備轉賬,聽了講座才反應過來。“多虧了你,我的養老錢保住了!”張阿姨後怕地説。靠著這份細緻,近一年他負責的社區涉電詐警情下降超七成,居民們都説:“孔警官在,我們的‘錢袋子’就安全。”

  28年、9000多個日夜,孔祥虎的民情本換了一本又一本,社區的每一條路、每一戶人家,他都爛熟於心。有人問他“守社區不枯燥嗎”,他笑著説:“居民平平安安,遇事還願意找我,就值。”在群眾眼裏,他不是遙不可及的警官,而是那個“喊得應、靠得住”的老熟人。(文/圖: 邵子卿 王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