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三項經驗獲全國推廣
2025-10-28 09:41:06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破解城市更新中用地、産權、消防等共性難題 江蘇三項經驗獲全國推廣

  城市更新中,如何盤活碎片化土地?多主體更新的産權瓶頸怎麼破?老建築消防改造如何避免“一刀切”?這些共性難題,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發佈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可複製經驗做法清單》中,能找到來自江蘇的答案。南京、常熟、南通三地的經驗做法成功入選,它們為何能成為全國範本?新華日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喚醒“沉睡空間”,為老城區用地結構優化探新路

  曾經逼仄臟亂的“握手樓”變成了一棟棟整潔明亮的新樓房,無障礙坡道、智慧安防系統、太陽能、電梯等設施一應俱全……距南京新街口核心區直線距離不足1公里的石榴新村,如今已迎回200戶原地回遷居民入住新家。

  石榴新村是南京首個城市更新危房安全消險改造試點項目。該片區佔地1.6萬平方米,房屋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密密麻麻擠著約1500名住戶,超40%的房屋面積不足35平方米,最小的僅有7平方米。

  更新空間有限,如何“螺螄殼裏做道場”?石榴新村採取“共商共建”“政府支持、居民共擔”及“留改拆回”的方式進行更新改造,探索通過對老城區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引導城市用地結構優化和資源合理配置。

  新華日報記者了解到,以往的更新改造範圍多限定於産權邊界內,造成了一系列更新改造後破碎化、規模效益不足的問題。石榴新村片區在保障公共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整理優化用地邊界,將周邊不具備單獨開發條件的邊角地、夾心地、非居住用地等一併納入,喚醒“沉睡空間”,並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使所在控詳規劃管理單元的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容積率、建築密度、建築高度、綠地率等指標更具可操作性,為居住類存量用地更新盤活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在不突破老城限高,又滿足日照、間距等規範要求的前提下,石榴新村充分考慮居民安置需求,採用半定制方式,形成了20個面積段、36種戶型供居民選擇。70%的居民選擇回遷,回遷的新房套內面積從20平方米到67.5平方米,每2.5平方米就劃分一個面積段。

  截至目前,石榴新村A區已交付6幢住宅,最高11層、最低4層,總計282套新房。小區地下車庫能提供約100個機動車停車位。負責項目實施的南京越城集團副總經理陶瑩介紹説,B區正新建2棟建築,共70套房屋,預計年底主體結構完工,將有更多居民“原地住新房”。

  突破土地權屬制約,解鄉鎮工業區自主更新難題

  3年前,常熟市支塘鎮鹽鐵塘畔佔地近7.6萬平方米的林園路老舊工業區尚是一處破敗之地。區內企業佈局雜亂,私搭亂建多,容積率僅0.47。而今工業區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鹽鐵智造産業園。9幢白灰相間的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蘇州緣瑞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弗瑞斯特汽車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投産,産業園一期去化率達百分之百。

  林園路地塊用地面積約113.5畝,原有企業27家,産出效益低,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但地塊內土地權屬複雜,土地紅線邊界犬牙交錯,不具備企業獨立更新條件。經深入調研,當地決定推動多業主聯合自主更新老舊工業區。

  多業主聯合自主更新沒有先例可循,如何實施?況且,27家企業27個想法,如何找到平衡點?常熟在市級層面出臺操作辦法,鼓勵在經批准的老舊工業區更新改造區域內,由兩家或以上土地權屬單位組成聯合體,打破權屬界限開展産業用地自主更新,明確更新改造單元劃定、自主更新實施方案申報等流程。項目竣工驗收後,聯合體按照實施方案約定的宗地和房産分割協議,明確各自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按共用宗地方式分割辦理不動産權證。

  迎隆無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轉讓方式取得該地塊3家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但3塊地互不相連,無法發揮最大效果。支塘鎮推動迎隆無紡所有土地適度歸併,地塊內原有的其他5家企業及時跟進,並按共用宗地方式統一規劃報批,實現聯合自主更新。目前,迎隆無紡正積極延伸無紡産業鏈,在生産無紡布基礎上,探索生産製造無紡設備,老地塊上煥發了新生機。“我們實現了‘1+1+1>3’的效果。”公司董事長練承娟説。

  “企業聯合自主更新,突破原有土地權屬制約,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支塘鎮副鎮長馮曉怡簡單算了筆賬,僅蘇州緣瑞和蘇州弗瑞斯特兩家企業的廠房租金,就幾乎覆蓋了該地塊原來27家企業2020年的340萬元稅收。

  蘇州緣瑞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早就關注過這一緊鄰204國道的地塊,但之前工業區的條件讓他們望而卻步。新廠房初具雛形時,該公司又來考察,今年9月下旬就在此投産。公司負責人田輝説,公司計劃在園區二期廠房建成後,就地增資擴産,力爭兩到三年內産值突破3億元。

  支塘鎮老舊工業區聯合自主更新初見效益後,古裏、董浜等鄉鎮馬上複製成功經驗。董浜鎮布襪廠地塊原有7家權屬單位,情況與林園路地塊相似,當地正在謀劃,將布襪廠地塊打造成集物業、集宿、商業和配套于一體的高品質産業園區。

  “分類施策+安全補償”,破城市更新消防審驗瓶頸

  歷史遺留問題多、審批手續難辦、老建築難滿足新消防標準,一直以來是城市更新的難點和堵點。南通完善適用於城市更新的技術標準,破解更新改造消防設計瓶頸。

  南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新舊消防標準適用難題,南通出臺《南通市城市更新改造工程消防設計指南》,創新性建立“分類施策+安全補償”核心機制,將城市更新項目劃分為建築修繕、局部改造、整體改造等類型,實行“分類施策、從舊兼從新”原則,有效解決因規範更迭導致的審批無據、標準不一問題,為全國城市更新消防審驗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面對部分建築因結構、空間限制無法滿足現行消防規範的現實困境,南通提出多種等效安全與性能化補償措施。例如,對無法滿足現行防火間距、消防車道、疏散寬度要求的項目,允許通過提高構件耐火極限、加設獨立防火牆、優化疏散路徑等方式實現安全補償,既破解改造擱淺難題,又實現傳統建築保護與現代安全要求的統籌兼顧。

  破解城市更新中的消防難題,不僅需要技術指導,還要有法規支撐。南通構建了“地方性法規+專業技術指南”的雙層架構。《南通市市區城市更新辦法》從法規層面明確管理職責與支持政策;《指南》提供具體技術解決方案,形成覆蓋項目全流程的系統化治理體系。

  南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説,眼下,南通寺街西南營、原南通幍奮印刷廠地塊等更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南通將以新的技術指導,化解消防“疑難雜症”,讓老建築能夠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煥發新活力。(新華日報記者 白雪 通訊員 楊之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