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生態破局 創變共生”——第十五屆國際卓越運營大會採購供應鏈主題論壇成功召開
2025-11-10 18:14: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11月8日上午,第十五屆國際卓越運營大會主論壇在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現場反響卓著,為下午的四大主題論壇奠定了高標準基調。

  當日下午,備受關注的採購供應鏈主題論壇接續成功舉辦,匯聚了多位行業專家與企業高層,圍繞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前沿議題展開深度交流。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秘書長、上海通達智合科技有限公司CEO幸韶鋒主持論壇

  本場論壇由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秘書長、上海通達智合科技有限公司CEO幸韶鋒主持。他首先對與會嘉賓和現場觀眾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出席本次活動的核心嘉賓與議程安排。本次分論壇共設置四大主題分享與一場圓桌對話環節,嘉賓們觀點碰撞與思想交融。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採購與供應鏈專家委副主任、名迪仕管理諮詢創始人&CEO盧山帶來主題分享

  首先由國際卓越運營協會採購與供應鏈專家委副主任、名迪仕管理諮詢創始人&CEO盧山進行主題為《穿越週期的力量:全球供應鏈變局中的“破”與“立”》的分享。盧山擁有多年的全球供應鏈經驗。他通過供應鏈中的“兩破”“兩立”結合多個案例深入解讀,闡述自己獨特見解;以“明勢”“論道”“優法”“精術”“利器”“收官”六個維度,深入解析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找到突破點,重構供應鏈,在不確定變局中找到確定性。盧山結合AI賦能四大核心戰略——“動態網狀生態”“需求感知與響應”“綠色競爭力”“命運共同體”,讓每一位參會者深度了解:不僅需要培養穿越週期的能力,更需要駕馭週期的能力。 

null

中興通訊供應鏈創新發展主任劉婷婷帶來主題分享

  中興通訊供應鏈創新發展主任劉婷婷進行主題為《AI+供應鏈:從技術神話到場景落地》的分享,她通過“一枚硬幣的兩面”,深入淺出地解讀了“地緣博弈與系統性風險 不確定性加劇”“技術演進驅動供應鏈 確定性升級”兩大命題。她結合中興通訊在AI中的運用場景,從“場景驅動”“數據為基”“人才賦能”“組織適配”四個維度抽絲剝繭,分析如何讓AI技術落地,為每一位與參會者提供解決之道的借鑒。

null

西門子能源工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供應鏈總監周振英帶來主題分享

  第三位分享嘉賓是西門子能源工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供應鏈總監周振英,她帶來主題為《減量×地緣×AI:採購從業者如何在三重衝擊下重構價值》的分享。周振英結合案例指出,當前採購從業者面臨“需求減量”“地緣迷霧”“AI浪潮”的三重衝擊,需尋找破解之道。她認為,通過AI賦能實現價值重構,企業採購應從效率驅動轉向韌性驅動,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引領。結合自身對AI賦能全球供應鏈的理解,她為大家分析了未來採購領域中哪些功能模組可通過AI模型取代、哪些功能AI無法取代,為每一位參與者指明未來前進的方向,相信大家的努力下,採購供應鏈領域定會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null

藍箭航天採購總監陳天香帶來主題分享

  隨後藍箭航天採購總監陳天香帶來主題分享《追趕馬斯克SpaceX,強化商業航天的本土供應鏈優勢》。陳天香從SpaceX公司2024年至2025年火箭的發射次數切入,普及了商業航天知識,拓寬了聽眾的知識結構。她結合SpaceX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特點與方法,解讀了航天航空領域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並拆分為“訂單管理與在線審查驗收資料”“供應商評價”兩大模組進行詳細解讀。同時,她圍繞“本土供應鏈協同發展的優勢”“本土供應鏈發展機遇”“供應鏈發展策略”三大方向,為聽眾呈現了商業航天領域供應鏈的佈局思路與未來機遇。

null

圓桌對話環節

  圓桌對話環節在國際卓越運營協會採購與供應鏈專委會副主任、名迪仕管理諮詢創始人CEO盧山的主持下,拉開了帷幕。

  對話以“大變局時代下的採購供應鏈職業發展”為主題,邀請了四位重量級嘉賓分享經驗,為參會者帶來諸多啟迪。四位嘉賓分別是:西門子能源工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供應鏈總監周振英、藍箭航天採購總監陳天香、中興通訊供應鏈創新發展主任劉婷婷、復星醫藥供應鏈聯席總經理溫洪波。他們為每一位參會者提供了思想與認知上的引導與啟發。

  相信每一位參與本次論壇的朋友都收穫滿滿、有所成長,期待明年再見。(文/圖 金君 曹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