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泰州海陵:工業強區築根基 多極發力衝刺“千億主城”
2025-11-12 13:20: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11月11日,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衝擊‘千億主城’ 煥新‘文化古城’ 建強‘首善之城’”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召開,首場發佈會焦點鎖定製造業“固本強基”,全方位展現當地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海陵區工信局局長王元昶在會上明確表示,自“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海陵區始終將“工業強區”戰略作為發展核心,憑藉一系列亮眼的工業成績,為衝擊“千億主城” 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泰州海陵:工業強區築根基 多極發力衝刺“千億主城”_fororder_IMG_1668

發佈會現場

  從核心數據來看,海陵區工業經濟的增長底氣十足。2024年,該區規上工業總産值成功突破61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達90.5億元,徵收期工業一般納稅人開票銷售更是攀升至690.4億元,是“十三五”末期的1.2倍;規上工業企業數量也穩步提升,增至336家,較此前凈增100家,市場主體活力持續釋放。即便在2025年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海陵區工業發展依舊展現出強大韌性,1-9月規上工業總産值達431.7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71.4億元,增速保持在4.5%,工業作為區域經濟“壓艙石”的作用愈發凸顯。

泰州海陵:工業強區築根基 多極發力衝刺“千億主城”_fororder_IMG_1669

文創産業園

  “新車智數”産業體系已成為海陵區工業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在新能源領域,泰州隆基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吸引世地光伏、海優威等上下游企業集聚,構建起完備度超95%的光伏産業鏈,2024年該産業産值突破200億元大關;汽車零部件産業規模近100億元,罡陽股份、飛船股份兩大龍頭企業憑藉核心技術領跑行業;智慧家電産業以樂金電子為核心支點,帶動30余家配套企業協同發展,年産值約150億元;數字經濟領域同樣成果豐碩,三六零城市智慧安全中心正式揭牌,雲涌電子等標杆企業持續引領行業技術創新方向。

  海陵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偉介紹,作為海陵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海陵工業園區緊扣“工業強區”戰略,重點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産業。其中,高端裝備製造産業聚焦智慧家電和新能源兩條核心産業鏈:智慧家電鏈已集聚20家企業,産業規模約127億元,龍頭企業泰州樂金電子年産200萬台冰箱和1000萬台壓縮機,2024年産值達95億元;新能源鏈匯聚5家重點企業,規模約113億元,泰州隆基、春蘭清能等企業憑藉突出的産能優勢,為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新材料産業現有6家骨幹企業,規模超15億元,中科科化、海陽科技等企業依託領先技術,不斷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集聚4家優質企業,雲涌科技、360集團等企業深度參與全産業鏈佈局,推動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方向邁進。

泰州海陵:工業強區築根基 多極發力衝刺“千億主城”_fororder_IMG_1670

海陵高新區

  海陵高新區黨工委委員、九龍鎮副鎮長史冬祥介紹,今年4月批復成立的海陵高新區,自誕生之初便肩負起創新發展的使命,其“新”在於向“新”而行,“高”在於向“高”攀登。“新”的特質集中體現在産業轉型升級上,該區大力推進“智改數轉”,集聚了江蘇隆基、伏圖拉等全球領先的光伏企業,其中隆基股份獲評國家卓越級智慧工廠,伏圖拉、錦能、海優威等企業的技術水準也位居行業前列;“高”的優勢則體現在創新平臺建設上,截至2024年,海陵高新區已成功創建各類企業技術中心117個,同時積極搭建跨境合作平臺,引進多所高校研發中心,不斷完善“本地+飛地”研發模式,加速創新資源集聚。目前,海陵高新區已構建起以新能源為主導,以智慧家居和裝備製造業為特色的“一主兩特”産業格局。

  未來,該區將進一步推進“一片區一産業一賽道”工程,打造聚焦新能源、智慧物流、高端智慧製造及汽車零部件與智慧家居的“一區四園”協調發展新格局,以産業高品質發展為海陵區衝擊“千億主城”注入更強勁的動力。(文/圖 沈雁秋 陳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