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譚紅、全媒體記者謝夢麗、楊文超報道:數字大屏實時播放茶園狀況,現代化生産線提升制茶産量,智慧監控設備保證茶葉品質,大數據採集消費者需求……在婺源縣正稀茗茶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茶廠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的媒體記者和網絡名人見證了在科技加持下,“千年茶鄉”婺源的傳統茶産業實現了標準化、清潔化、規模化、全産業鏈數字化生産。
婺源縣正稀茗茶有限公司茶葉自動化生産車間 婺源縣委網信辦供圖
婺源縣位於北緯29度,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的贛東北山區,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所環抱,是中國綠茶“金三角”核心産區,當地綠茶製作歷史悠久,現有茶園面積20.5萬畝,茶産業綜合産值超45億元,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優綠茶均誕生於此。近年來,婺源將傳統的茶産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以數字化賦能高品質産品的産銷一體化,助力婺源茶産業轉型升級。
婺源縣正稀茗茶有限公司茶葉自動化生産流水線 婺源縣委網信辦供圖
在婺源綠茶現代農業示範園,婺源縣正稀茗茶有限公司安裝了三條先進的茶葉自動化生産流水線、一條茶葉自動包裝生産線,配套總庫容量3000噸的大型冷庫和智慧物流倉儲設施。同時引入智慧農業區塊鏈溯源方案系統,配套建設高山有機智慧茶園2100畝,將區塊鏈溯源監控系統、生態環境監控系統等匯集分析,通過自動化生産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科學有效的全産業鏈大數據智慧管理。
正稀茗茶段莘五彩數智茶園 攝影/舒言誠
在婺源段莘鄉的生産基地,婺源縣正稀茗茶有限公司依託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精心打造數字茶園和五彩茶園面積達600余畝。現代農業示範園通過“農戶+公司+農戶”的形式,從農戶手中流轉茶園統一納入公司管理,然後到了茶葉採摘的季節,公司再聘請村民上山進行採摘茶葉,不僅對茶山進行了有效地管理,同時帶動村民就業。茶山經過景觀提升,五彩茶園應運而生,成為當地村民和遊客的後花園。
據了解,婺源縣正稀茗茶有限公司還將打造婺源茶商博物館、“黎乾升”老字號空間等,利用VR、AR等科技手段再現古時茶商盛景,講述婺源茶商故事,傳播婺源茶文化,推動婺源優秀的茶葉資源、文化資源、旅遊資源的創新性發展。運用科技助力婺源茶産業走上“文旅搭臺、茶業唱戲”融合發展之路。
婺源茶産業的科技化發展印證出,屬於江西茶的新篇章正在開啟。今年4月28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佈了浮梁茶團體標準;5月10日,鉛山縣發佈了《鉛山河紅茶種植技術規程》和《鉛山河紅茶加工技術規程》兩項地方標準,為下一步加快推動茶産業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化發展打下了基礎。不久前,國家級茶樹“婺綠1號”茶樹新品種獲農業農村部登記備案,進一步豐富了江西本地茶樹種質資源,優化了本地茶樹品種結構,為進一步提升江西茶葉品質、探索多茶類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品種基礎。
以數字化賦能婺源茶,在保留傳統茶特色的基礎上,讓茶葉監管更加有效率,茶園生態更平衡,利用智慧監控溫度、濕度、發酵程度更穩定……昔日不起眼的葉子插上“科技”的翅膀,香飄四海,走向世界,煥發出新的活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