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新餘以“三個跑在前”打造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新模式
2024-01-16 10:19:2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2023年以來,江西省新餘市市場監管局強監管、防風險、保平安,打造“三個跑在前”特種設備監管模式,築牢特種設備安全防線。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形勢平穩向好,全年未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深耕三方“責任田” 讓責任“跑”在風險前

  新餘市市場監管局強化安全責任意識,以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行業主管責任、屬地管理責任貫通落實,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企三員”促企業自律。制定企業“一企三員”“三個一”工作制度,督促1404家特種設備生産、使用單位落實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安全員職責,構建企業負責人負總責,安全總監、安全員分級負責的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體系,倒逼企業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1+12”促部門履職。健全市場監管部門統籌協調、12個成員單位按職責落實的“1+12”特種設備安全專委會,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五個一”工作制度,細化職責清單、制度清單,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全年專題研究特種設備安全工作12次,開展聯合督導檢查30余次,實地研究解決難點堵點問題6個。

  “一書一函”促屬地盡責。將特種設備安全納入各級政府安全生産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運用綜合考核、督導檢查、掛牌督辦等方式,督促各縣(區)政府落實屬地責任。運用“一書一函”(督促限期整改通知書、隱患督辦函)常態化督辦制度,壓實屬地責任。全年共發出《隱患督辦函》4份,消除重大安全隱患4處。

  運用四張“監管網” 讓監管“跑”在風險前

  新餘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多個智慧監管平臺,裝上“千里眼”,推行“雲監管”,將“人盯人”變“機器盯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建設氣瓶信息追溯平臺,氣瓶貼上“身份證”。建設“大數據+監管”充裝、銷售、檢驗、報廢全過程的氣瓶品質安全追溯平臺,將32.6萬隻氣瓶納入平臺監管。推動“信息化+監控”陽光充裝,為全市17家氣瓶充裝單位裝上“電子眼”,實時監控充裝情況。累計銷毀報廢氣瓶5萬餘只,始終保持超期未檢瓶、報廢瓶動態清零。

  打造電梯智慧維保平臺,維保裝上“智慧眼”。依託江西省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全省率先試點電梯智慧化維保,從源頭上杜絕電梯維保人員“以修代保、虛假保養”情況,電梯維保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優化電梯應急處置平臺,電梯配上“安全鎖”。健全“一鍵救援、兩方響應、三級保障”應急救援體系,全年共處置困人事件1461起,解救被困人員1983人,救援抵達平均用時12分鐘,建成電梯困人“12分鐘應急救援圈”。

  開發數智叉車管理平臺,叉車裝上“電子眼”。在全省率先運用數智叉車管理平臺,叉車安全水準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有300多輛叉車納入平臺管理。

  推行“三好”工作法 讓安全“跑”在風險前

  新餘市市場監管局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行“三好”工作法,讓安全“跑”在風險前面。

  講“好”宣傳,增強企業安全意識。“線上+線下”相結合,執法人員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舉辦各類宣傳活動42次,發放宣傳資料6.5萬餘份,推送燃氣安全提示短信120萬條,在重點領域發放《特種設備安全明白卡》。開設“特種設備安全大講堂”,對企業“一企三員”進行全員輪訓,2023年共培訓1500余人次。

  抓“好”排查,摸清風險隱患底數。以人員密集場所電梯、大型遊樂設施、涉危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為排查重點,詳細查看特種設備檢驗、使用登記、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一企三員”責任落實等情況。以“四不兩直”、聯合執法、交叉互檢等多種方式開展特種隱患排查工作,2023年共檢查生産、使用單位308家,檢查發現並督促整治問題隱患675項。

  守“好”底線,“鐵拳”打擊違法行為。建立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責任清單3張動態清單,督促企業限時整改銷號。以整改帶動整治,高壓震懾、標本兼治,嚴厲打擊存在嚴重事故隱患且拒不整改的違法行為。2023年共查處特種設備違法案件30起。

  下一步,新餘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入特種設備隱患排查和治理,在監管模式、監管方法、監管舉措上大膽探索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高標準高品質抓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全力守護群眾“滿滿的安全感”,為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強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篇章貢獻市場監管力量。(文 彭小毛 吳小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