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傅信平在江西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法院工作報告。
傅信平在報告中指出,2023年,江西法院大力推進簡案訴前化解,訴前調解糾紛676864件。受理各類案件885671件,結案860262件,同比下降0.92%和1.78%。法官年均結案251件,案件主要質效指標位居全國法院前列。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江西法院秉持“如我在訴”情懷,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人民至上 堅持司法保障為民
2023年,江西法院強化民生司法保障,審結涉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社保、消費等民事案件4萬餘件,解萬家憂,安萬民心。加強對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審結各類勞動爭議案件9600余件。同時,加大對涉訴困難群眾的司法關懷力度,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000余件,發放司法救助金7000余萬元。
以“小”助大 維護家庭和諧幸福
江西法院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改革,審結婚姻家庭案件6萬餘件,促進以家庭“小和諧”築牢社會“大平安”。建立家暴案件快速受理“綠色通道”,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684份。常態化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審結相關案件79件170人。
匯集合力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23年,江西法院審結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4件。加強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與江西師範大學共建“三葉草”未成年人心理關愛實踐基地。聯合團省委加大青少年維權力度,17家法院(法庭)繼續保留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命名。列明90本紅色教育、法治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參考書單,融入庭前、庭中、庭後幫教過程。增強學生法治意識,選派1669名法院院庭長、法官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覆蓋學校2225所。
“訴事速辦” 健全便民利民機制
江西法院著力化解涉法涉訴煩心事,深化運用贛法民意中心、“訴事速辦”“執行信訪直通車”等平臺,解決群眾訴求149萬餘個,努力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健全“1+N”涉訴信訪工作制度體系,構建“一網通”網上申訴信訪平臺。有序推進“有信必復”,對收到的1萬餘件群眾信訪按時答覆、及時辦理,幫助群眾解“事結”、化“心結”。
“利劍”護民 加大執行工作力度
2023年,江西法院受理執行案件28.82萬件,執結28.29萬件,執行到位金額664.1億元。部署開展“贛鄱利劍”系列專項行動,執結涉民生案件1.29萬件,執行到位11.4億元;執結涉金融案件5.7萬件,執行到位187.9億元。
深入推進執行難綜合治理,持續深化協助查找被執行人信息共享機制,完善執行不動産涉稅處置機制,著力破解查人找物、財産處置等難題,努力實現群眾“贏了官司拿得到錢”的樸素願望。
加強執源治理工作,健全“執前和解”“執前督促履行”“執行110”等工作機制,全面推行信用承諾和失信修復、追究拒執罪預告書等做法,引導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法律義務,並紮實開展異地交叉執行工作,執結“釘子案”“骨頭案”230件。(文 汪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