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綠樹成蔭,花香四溢,一堂“熱氣騰騰”的大思政課在這裡緩緩拉開帷幕。這堂課通過回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歷程,為即將走向社會的畢業生們提供了一場生動而深刻的就業創業指導課。這不僅是對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江西項目要求的積極響應,更是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在構建“大思政課”新格局上的一次大膽嘗試與創新實踐,實現了“大思政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一次雙向奔赴。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大思政課現場 供圖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
課程思政:紅色精神照亮創業就業之路
創新創業是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天然舞臺”。用一堂“大思政課”的方式詮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歷史中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人與事,歸納出創新創業過程中的應有信念、應循規律、應備素質,能更好地踐行課程思政,強化立德樹人,傳承紅色基因,照亮學生們的創業就業之路。
基因傳承,厚植紅色情懷。課程通過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歷程,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紅色基因的厚重與偉大。這種傳承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未來道路的指引,通過課程的熏陶,學生們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立志成為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青年。
價值塑造,堅定理想信念。將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歷程與當代創業就業實際相結合,為學生們提供了獨特的思考視角和行動指南。他們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勇氣,學會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尋找機遇、應對挑戰。在即將踏入社會之際,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未來的創業就業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多維探討:井岡偉業探索創業就業新路徑
課程中,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通過講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歷程,引導學生們從六個維度思考當代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實現路徑。
站穩創業的高度。黨委書記曾志珍以毛澤東同志及其“創業團隊”為例,講述了他們堅守初心、為人民服務的歷程。他強調,創業之初需明確初心使命,這是引領前行的精神燈塔。他鼓勵學生們在創業就業過程中,堅守初心,方能行穩致遠。
聚焦創業的準度。馬克思主義學院鄧鈞宏老師從理論角度出發,結合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智慧,引導學生們認識到在就業創業時需精準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他通過分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功經驗,鼓勵學生們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創業就業方向。
彰顯創業的氣度。創新創業學院廖萍老師結合井岡山時期的團結協作精神,探討如何打造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她強調團隊成員間的互補性、理念一致性及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以寬廣的胸懷匯聚力量,共同面對創業過程中的挑戰與機遇。
涵養創業的深度。馬克思主義學院鄧鈞宏老師深入分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功經驗,指出深入群眾、軍事鬥爭、創新制度是其核心競爭力的源泉。隨後,紅板公司技術總監郭達文從企業技術創新的角度,分享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激勵學生們在創業過程中注重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破解創業的難度。馬克思主義學院段瑞老師通過講述井岡山鬥爭時期的艱苦環境及紅軍如何克服困難的故事,引導學生們學習紅軍堅韌不拔的精神。隨後,吉安市就創中心的劉昌榮主任分析了當前就業形勢和創業政策,鼓勵學生們勇敢面對挑戰,堅持就是勝利。他提醒學生們要充分利用政策扶持,積極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飽含創業的溫度。馬克思主義學院段瑞老師通過講述井岡山時期的軍民魚水情故事,展現了共産黨人的深情厚誼和社會責任感。隨後,木林森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劉茲萍分享了企業如何回饋社會的具體做法,激勵學生們在創業過程中不忘回饋社會,將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
改革亮點:協同育人創新課程模式
在課程思政的深入實踐中,積極探索協同育人的創新課程模式,旨在多維度整合資源,為大學生的創業就業開闢新篇章,通過打破傳統的教學壁壘,實現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構建了一個更加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
雙師同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採用“雙師同堂”的教學模式,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還增強了教學的實踐性和針對性。
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體系。通過邀請企業家、勞動模範、校友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體系。學生們在課堂上不僅能夠學到理論知識,還能在實踐中加深對社會現實的理解和對理論的認同。
即時互動,激發思想碰撞。“多師同堂”的教學模式還促進了師生、嘉賓之間的即時互動,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和深度。思想的碰撞和靈感的激發在師生間不斷傳遞和昇華,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考和交流機會。
“今天的這堂大思政課接地氣、冒熱氣,是調動一切育人主體、發掘一切育人資源精心烹調的盛宴,既有馬院教師對革命故事的娓娓道來、創院教師對創業之路的溫馨提示,也有創業學生代表的現身説法、政府部門的政策解讀和企業代表的傾情參與。我欣慰地看到,同學們在聆聽中受到啟發,在思考中堅定信念。這堂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觸碰,讓我更加堅信思政課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羅丹説道。
新時代,新變化,新征程。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化“大思政課”教學改革,努力構建具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影響力的思政課程體系,為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文 曾志珍 劉亞芳 廖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