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吉安以林長制推動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守好青山 換來金山
2025-07-08 09:58:13來源:江西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前不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2024年全面推行林長制激勵表揚市縣名單,江西省吉安市憑藉在林業資源保護、生態修復及林長制改革中的突出成效,成為全國13個受激勵表揚市級單位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設區市。

  近年來,吉安市以林長制為抓手,紮實開展“林長制提升年”活動,推動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連續7年被評為全省林長制工作優秀設區市。盛夏時節,記者深入吉安城市鄉村、山間林地、企業工廠,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廬陵大地的生動實踐。

  “推窗見綠”成百姓日常

  夜幕降臨,安福縣洋溪鎮塘裏鄉村森林公園內,晚飯後經常來這裡散步的村民鬱新華一臉滿足:“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大家有空都願意來走一走、看一看。”

  在安福,這樣的省級鄉村森林公園有10個,省級森林鄉村有29個,“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已成為當地居民生活的日常。

  一個個鑲嵌在青山中的森林公園,正是吉安推進生態建設示範點的生動縮影。

  吉安聚焦“林長+生態”建設,加快打造生態建設示範點,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根據鄉村自然生態和林業産業發展需要,該市充分利用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復、人工造林、森林撫育等重點工程,紮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並以發展珍貴彩色樹種為重點,加快由擴大森林面積為主的外延式發展,向提升森林品質的內涵式發展轉變。2024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7萬畝、完成率173%,造林面積和造林品質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林長責任體系,推動“林長制”向“林長治”轉變,全面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吉安創新出臺臨時使用林地、森林督查、護林員考核管理辦法,建立“林長+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開發智慧林長大數據平臺,實現林業資源動態監測與科學管理。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創新開展市域監測預警圖斑判讀及成果運用,推動全市森林督查問題壓減和存量問題清零,連續三年實現國家下發圖斑總數、問題圖斑數、問題圖斑面積和蓄積數“三下降”。2024年,該市森林督查問題整改率達100%。

  445個産業基地變“聚寶盆”

  位於吉水縣林化香料産業園的江西東玶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主營業務收入達1.7億元,超半數産品遠銷海外。“隨著公司産能擴大,原材料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如何降低採購與物流成本,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困擾公司負責人徐東的難題,在吉水縣“林長+林業改革”的制度創新中迎來轉機。

  林化香料香精是吉水縣主導産業,全縣有53萬畝林化香料香精産業原料基地。如何走出一條以林促産、以産興林的綠色發展之路?吉水縣給出的答案是:創新“林長+林業改革”工作模式,推動國有林、集體林與林化香料香精企業深度合作,培育出一批有特色、有市場競爭優勢、産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林化香料龍頭企業。

  今年3月,東玶科技與吉水縣石陽林場簽訂3萬畝林化香料原料林合作協議。隨後,公司又與上海應用科技大學、江西省林科院達成合作,共同開發濕地松高産高效新品種及香料新産品,有效提升産業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在吉安,類似的創新實踐並非個例。該市聚焦“林長+産業發展”,各級林長下沉責任林區,通過“林長+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推動油茶、毛竹、香料香精、森林藥材等六大生態富民産業發展,打造示範基地445個。

  與此同時,吉安圍繞各地特色林産業,按照“一縣一業一品”規劃佈局,積極培育壯大林業龍頭企業,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産業協同發展。全市共完成13條森林可持續經營産業示範帶規劃並加快建設,實施長度達776公里,建設特色林業産業園6個。2024年,該市林業總産值突破600億元。

  30萬林農吃上“生態飯”

  吉安縣指陽鄉蒼前村鬱鬱蔥蔥的山林間,村民謝世明養殖的1000多只黑山羊身形矯健、毛色亮滑,勾勒出“林茂羊歡”的生態富民景象。早年,謝世明曾遭遇“冷水田”困局,一家難以維持生計。

  為破局,謝世明想利用當地豐富的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卻苦於缺乏與林場對接的渠道。蒼前村黨支部與吉安縣龍山林場指陽分場協商,採取“村黨支部+國有林場”模式,將林地無償提供給村民林下養羊。

  龍山林場指陽分場原場長曾彪斌説:“雖是無償提供,但養殖戶在此過程中幫助管護林場,羊群糞便成為天然肥料,形成了‘以羊育林、以林養羊’的良性循環。”

  在謝世明的帶動下,村裏4戶脫貧戶一起養殖黑山羊。全村現養殖黑山羊2000余只,年産值近160萬元。

  吉安始終將林長制工作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通過一系列舉措,讓林農共享林業發展成果。2024年,全市開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市級林長挂點指導,深入基層協調解決問題。穩妥推進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通過明晰山林産權,化解林權糾紛,激發林農參與林業生産的積極性,為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規模經營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該市組建林業基層片區服務中心41個,覆蓋服務189個鄉鎮,打通林業基層服務“最後一公里”。

  當地還積極探索“國有林場+村集體+農戶”聯營機制等多種合作經營模式,引導村民發展特色林業産業,同時配套提供技術培訓、市場信息等全方位服務,幫助村民提高産業效益,實現生態保護與村民致富雙贏。此外,林業産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為當地村民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截至目前,全市30萬村民在林業産業中受益。(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小武 周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