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上線公益微視頻 推出防騙攻略保護消費者權益
2020-05-19 16:45:49來源:北國網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近期,360金融反詐實驗室發佈了《疫情期間假冒借貸APP電信詐騙分析報告》。調研發現,假冒知名借貸APP品牌詐騙工本費、保證金、解凍費等費用的騙局又呈現高發趨勢。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底,發現互聯網金融倣冒網站4.81萬個,受害用戶達12萬人次,互聯網金融倣冒APP2801個,倣冒APP下載量3343.7萬次。

  對此平安普惠聯合《法治週末》和梨視頻上線了一期預防倣冒金融機構詐騙的金融消費者保護視頻。視頻中對倣冒金融機構的騙術做了詳細剖析,希望能幫助消費者識別生活中的金融騙局,保護自身權益免受詐騙團夥侵害。

  趣味科普揭倣冒金融公司騙局 四個建議幫助消費者識別陷阱

  視頻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趣味畫面介紹了詐騙團夥的“詐騙套路三步走”。除了用與正規的知名平臺高度相似的APP、網站“釣魚”外,騙子更會主動出擊。首先,騙子會通過海量隨機電話或者群發短信,號稱自己是知名金融公司,可提供低息貸款,誘導其添加所謂的客服QQ、微信。其次,通過十足的偽裝,如“主動”上報自己的工號,曬出營業執照和蓋有公章的合同等,來獲得借款人的信任。最後,以需繳納“徵信費”、“手續費”、流水不足需證明還款能力等藉口要求對方轉賬至指定銀行卡。有小微企業主在短短幾日內,損失了十數萬元,當發覺不妥向對方質詢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讓人直叫苦不迭。

  針對此類騙局,平安普惠在視頻中也給予了消費者忠告:正規的信貸機構不會在借款前收取任何費用,對任何提前收取利息、服務費和手續費的人一定要進行警惕;其次借款合同最好找專業的律師進行審核,防止合同條款存在問題,留下隱患;借貸過程中要及時保留聊天記錄、錄音、轉賬等相關記錄證據,以便維權需要,特別是還款一定要留痕,最好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除此之外,還要有防騙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生活中保管好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和金融信息,不聽信各種來路不明的中獎、返費電話和短信等。

  科技時代詐騙手段花樣翻新 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任重道遠

  科技的高效讓生活變得更為高效和便捷,大腦每天都要接收大量信息,如何有效的處理和分辨真假成了一種考驗,這也讓許多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用層出不窮的詐騙套路,把消費者變成了“待宰的羔羊”。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幫助整體消費者建立起強大的“免疫系統”,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金融詐騙案例的發生。

  此次發佈的防倣冒金融機構公益視頻,就是平安普惠為幫助消費者保護自身權益,發起的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計劃中重要的一環。視頻以權威法治媒體《法治週末》提供的真實案例為支撐,由用戶基礎龐大的梨視頻製作推出,旨在主要從事前宣傳上發力,讓更多人掌握反詐知識,提升防騙意識。

  本系列視頻一共三期,平安普惠還將繼續聯合《法治週末》和梨視頻推出“遠離黑仲介退保退費聯盟”“樹立理性借貸觀”等主題視頻,幫助提升金融消費者素養。只有金融消費者能力實質上提升了,具備了必要的風險防禦能力和金融消費知識,樹立了良好和正確的金融消費觀念,才能有效運用金融工具,保障廣大群眾的金融消費安全,並進一步擠壓金融詐騙的生存空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