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許多人反映經常看到“粗暴霸氣”的宣傳:火爆朋友圈的業務,可退所有金融、保險公司擔保費;被忽悠騙購的;感覺不合適、不划算的;資金週轉不開(斷繳)停繳的;不想繳、繳不起的。資料簡單,只要你來聊!無論是否結清,全國接單……那麼到底可信麼?
近日消費者楊某,進入看似合法的“退費維權“微信群,該微信群教唆其以不知情投保為由向某公司投訴要求退費,公司經核實發現真實情況與楊某所述不符,隨後積極與其溝通説明情況,但楊某在溝通過程中不但威脅該公司,更是辱罵客服人員至深夜,其目的未得逞後又慫恿其他客戶以其同樣的方式進行投訴拒絕還款,並共同到該公司大鬧提出無理訴求,影響公司正常經營。訴求得不到解決後,其又至監管部門多次投訴該公司。楊某的行為是典型黑産案例,該行為破壞了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也擾亂監管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危害行業發展。
儘管各地保險監管部門反復提示,防範“代理投訴全額退費”騙局風險,但全額退費黑色産業已在互聯網遍地開花。近日,多地銀保監、行業協會發出警示,提示防範“全國辦理全額退費”騙局。
一、誤輕信、危害多
“退費黑産”損害企業利益的同時,也嚴重危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業內幾乎人人喊打,從保險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如果委託不法分子進行“代理退費”,很可能會遭遇以下三種風險:
1、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為牟取利益,一些從事“代理退費”的個人或團體冒充監管部門或擔保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比如稱消費者所購保險産品“存在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或“繼續持有保單將蒙受經濟損失”等,挑唆、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終止正常的擔保合同,使消費者喪失風險保障。
2、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某些“代理退費”行為並非真正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是以牟利為目的。退費前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或繳納定金,退費後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産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産品以賺取佣金。部分組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複印件等,截留侵佔消費者退費資金,甚至有不法團夥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資金損失難以挽回。
3、個人信息洩露風險:一些從事“代理退費”的個人或團體打著“維權”幌子獲取消費者信任,並與消費者簽訂所謂的“代理維權服務協議”,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繫方式等涉及消費者隱私的敏感信息。除“代理退費”外,有的組織還從事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業務,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存在較高的被洩露或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的風險。有的組織甚至在消費者想終止“代理退費”協議時,採用極端手段騷擾消費者,迫使其再次投訴。
二、監管出手、黑産難逃
北京、遼寧、廣西、廣東、河北、四川、大連、海南等多地銀保監局都發佈了相關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切勿輕信高收益承諾,中了“退費理財”“代理退費”詐騙圈套。
2019年10月22日,以廣東深圳銀保監局發佈的風險提示為例:有不法分子通過社交、網購等平臺發佈“可在全國辦理全額退費業務”的虛假信息,宣稱可以幫助消費者在任意保險、金融公司辦理任何險種的全額退費,誘導消費者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保單、家庭住址照片等個人重要資料,簽署委託投訴協議,繳納押金並支付高額手續費。甚至有不法分子通過竊取消費者保單信息不斷致電慫恿蠱惑投保人委託其向監管部門進行投訴,假借消費維權名義歪曲捏造事實,無視合同約定要求全額退費,以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大連銀保監局稱:這些不法人員以代理消費者辦理全額退保名義,要求消費者簽訂委託協議,收取押金,留取消費者保單、身份證明等個人敏感信息,牟取消費者退保金額30%-50%甚至更高的手續費。這些非法代理退保組織通過獲取消費者的保單、身份等信息後,其真實目的:要麼通過退保獲取高額手續費,要麼退保後向消費者推銷新的保險或理財産品。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人身保險多數是對人身體健康以及生命的長期保障,交費期也較長,消費者購買前一定要充分評估自身保障需求與交費能力是否匹配,一旦簽訂合同,中途退保只能按合同約定的現金價值退還,且退保後再重新投保,也會面臨健康保險拒保和保費上漲的可能。此外,消費者對於“代理保險退保”此類虛假信息,請勿輕信和傳播,接到此類信息後,務必詳細詢問相關人員和組織身份的合法性,對於涉嫌詐騙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2020年4月9日,銀保監會官網發佈《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警示“代理退保”中存在的種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揭示其中存在三重風險: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以及個人信息洩露風險。同時提示廣大消費者要充分考慮自身保險需求,謹慎辦理退保;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以及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
防騙不如戒貪,防人不如防己。希望每一位消費者心理都有桿秤,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金融素養,讓騙子無機可乘,無縫可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