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建築大學 “雲答疑”“雲診斷”助力畢業生求職
2020-06-19 11:00:20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瀋陽建築大學全員抓就業全程促就業 

  “通過學校舉辦的網上雙選會,我順利簽約遼陽市設計院,實現了留在遼寧、建設家鄉的願望。”瀋陽建築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2020屆畢業生韓冬雪説。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現場招聘暫停,這讓韓冬雪有些焦慮。通過學校組織的網上個性化就業指導,老師對她的簡歷進行“雲診斷”,針對目標崗位修改完善簡歷,並鼓勵她增強信心、積極應聘,她最終獲得了滿意的工作。

  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2020屆畢業生順利就業,瀋陽建築大學及早研判形勢,制定出臺了實施方案,全員抓就業、全程促就業。

  確保就業指導服務不缺位。學校及時優化網上就業指導服務模式,開展問卷調查,並針對疫情下廣大學生的就業關切,建立了“學生就業指導與諮詢線上工作室”,組織優秀指導教師開展了畢業生求職諮詢“雲答疑”、求職簡歷等一對一精準指導服務,持續舉辦了7期線上“就業指導工作坊”。

  及早激活線上就業市場活力。學校早在2月初就主動對接建築業、房地産業等對口行業的重點企業人才需求,充分發揮與學校保持常態化供需關係的優質就業基地的就業吸納作用,持續加大畢業生網上招聘信息供給服務。同時,全面摸底尚未簽約畢業生就業意向,分類建立就業臺賬,加大對家庭困難、就業困難、重點疫情地區等畢業生群體的持續關注和精準幫扶力度。

  學校還及早推進與社會網絡招聘公共平臺的深度合作,將校園就業市場服務從線下延展到線上,堅持每月組織一場網上雙選會。春季以來,學校堅持就業信息日發佈服務,通過網絡和新媒體平臺已累計推送招聘單位信息870余條,召開空中宣講會100余場,舉辦4場大型網上雙選會。招聘單位累計2300余家,提供有效就業崗位需求累計4萬餘個。

  致力服務遼寧振興發展。學校每年有200余項科研項目在遼寧轉化落地,並引導廣大學生在參與項目研究和轉化中留在遼寧,服務遼寧振興發展。(記者 關艷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