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以創新舉措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紀實
2020-07-06 09:40:16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農民工外出打工有專車,企業搞線上培訓有“紅包”,端穩飯碗有服務,更有溫度。

  10個夜市紅紅火火,市、縣(區)政府領導走進直播間“直播帶貨”,促進消費有接地氣的煙火氣,更聞進軍新業態的戰鼓聲。

  十家子鎮數百名主播把瑪瑙賣到海內外,8個孵化基地不斷出産高精尖成果,創新創業有民間力量大集結,更見人才與産業的相融互促。

  2020年以來,遼寧省阜新市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過程中,實招新招迭出,既為現有市場主體紓危解困,又為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厚培沃土。留青山蓄活水,匯聚起長遠發展的蓬勃力量。

  “點對點”+“雙走進”促就業

  2020年2月23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巴鎮的36名農民工胸前戴著大紅花,乘坐大巴遠赴福建省松溪縣打工。這是阜新市“點對點”專車向外輸送的首批農民工。

  阜新市把企業復工復産和農民工就業,特別是貧困勞動力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實施“點對點”專車服務,提供包車補助,降低農民工出行成本,減少企業負擔。截至目前,“點對點”專車累計發送135次,輸送農民工3152人,遍及北京、天津、廣東、浙江等地。

  阜新市持續開展用工企業走進鄉村、務工人員走進企業的“雙走進”活動,既解決本土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又讓農民工守家在地有活幹。截至5月末,阜新市勞動力轉移就業112288人。其中就地就近就業45027人、跨區域勞務輸出67261人。僅在阜新縣,在外務工的勞動大軍每年就賺回30億元。

  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效破解了企業招工和農民工就業的“兩難”,實現了復工復産和脫貧致富的“雙贏”。

  “過去我是一個標準的家庭婦女。現在一個月的收入,頂過去一年的。”武麗萍在參加月嫂免費培訓後,被推薦到北京市一家母嬰護理機構,現在已是一名中層幹部。接地氣、聚人氣的培訓,讓務工農民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

  疫情期間,遼寧佰富順心食品有限公司通過“釘釘”開展線上職工培訓,竟然收到一筆政府提供的培訓補貼款。阜新市支持中小微企業在停工期、恢復期開展線上培訓,76家企業收到“大禮包”,培訓職工11947人次。

  人才與産業“雙螺旋”上升

  圓夢創業孵化基地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僅一路之隔,成立一年就吸引70家創業團隊入駐,其中包括有6名教授在內的11名大學教師和100多名在校大學生。

  年初以來,阜新市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為3所高校433名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43.3萬元。全市187個創新創業平臺“火力全開”,為年輕人施展才華提供更多舞臺。8個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221家,帶動就業2800人。

  發展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離不開創新型、領軍型人才。阜新市求賢若渴、廣納英才的誠意滿滿。

  舉辦首屆“阜新英才”發佈典禮,評選5個系列23名高端人才,發放獎金115萬元,是歷年來單次阜新市資金獎勵最多、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人才表獎活動。

  600平方米人才服務中心、4000平方米人才公寓、“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新邱區為高端人才配備專員,提供週到細緻的服務。

  從4月20日開始,阜新市開展“雙招雙引百日活動”,把招才引智放到與招商引資同等重要的位置,兩翼齊飛,一體推進。各級領導幹部變身招商大使、招才顧問,率各路小分隊精耕京津冀、突破晉魯豫、南下“長三角”和“珠三角”,優質項目紛紛落戶,各路英才心向阜新。

  人才帶動産業,産業留住人才。阜新市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一批小巨人企業脫穎而出,人才集聚與産業升級呈現“雙螺旋”上升的喜人景象。

  過去1年産值400萬元,現在1個月産值超過500萬元。遼寧漢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高校院所密切合作,逐漸成為新型裝配式建築材料行業的佼佼者。漢石以其過硬的實力,成為世界500強企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供貨商,一舉拿下5000萬元訂單,從此車間設備連軸轉,工人倒班生産忙。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産品,全行業領先,‘國家標準’都是我們制定的。”説起自己的寶貝疙瘩,阜新市天琪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白樹春難掩自豪之情。天琪年産值4000萬元,科研投入卻高達800萬元,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手握8項發明專利,穩穩躋身行業排頭。

  電商,從尖尖角到別樣紅

  疫情倒逼之下,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産業新業態頻頻跑出加速度,開始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向“映日荷花別樣紅”轉變。

  一場名為“細品阜新”的直播電商帶貨活動,成為阜新電商發展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6月18日到23日,阜新市副市長賴化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長吳青林、彰武縣縣長楊敬忠等紛紛走進網絡直播間,變身帶貨達人。市縣領導首秀,向外界傳遞加快傳統優勢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強烈信號。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物流交通受限,白玉都村香瓜滯銷、福興地鎮蔬菜滯銷……阜新市化危為機,以農産品為切入口,開啟電商産業發展新階段。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九美食品有限公司,隨著網友不斷下單,印表機一刻不停地列印著。一旁的直播間裏,網紅主播正在講解雜糧的各種新潮吃法。電商經理李志強自豪地説:“疫情成了催化劑,月銷售額從100余萬元躍升到300余萬元。”如今,線上銷售額已佔九美的1/3。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阜新縣十家子鎮瑪瑙業戶從線下轉戰線上,開啟“中國瑪瑙第一鎮”新零售轉型之旅。晚8時,“聚緣珠寶”快手主播程成準時上線,把一件件瑪瑙製品展示給11萬粉絲,短短幾個小時收穫300余單,銷售4萬餘元。程成有2家實體店,店舖銷售收入已降至15%,電商銷售收入升至85%。

  “細品阜新”活動過後,一組“霸氣”的數字讓人欣喜:相關視頻播放量1億余次,8個直播間同步開啟,網友在線觀看人數達500萬人次。煎餅、豆油、鴨蛋、自熱小火鍋等産品備貨全部售罄,電商對本土特色農産品的牽動力可見一斑。

  線上紅火,線下同樣熱鬧非凡。近期阜新市舉辦了房交會、興順夜市、豪德夜市、“街基號·老街”等展會和促銷活動,10個夜市上千個攤位經營紅火,讓市民流連忘返。

  留青山蓄活水,讓阜新市經濟社會展現全新風貌。截至5月末,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增長幅度等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其他指標增速逐月升高向好,為下半年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侯悅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