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優質項目“落子” 200家企業共築“家園”
2020-07-13 08:52:42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30個優質項目“落子” 200家企業共築“家園” 瀋陽市鐵西區: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育新機,開新局。瀋陽鐵西,祭出大手筆。

  7月10日,以全球領先的智慧場景服務商、國內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獨角獸”企業光控特斯聯投資建設的瀋陽光大人工智能物聯網産業生態基地項目為代表的30個項目集中簽約進駐鐵西區,總投資額達400億元;覆蓋區域主導産業、兼顧大中小企業的“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企業聯合會”揭牌成立,首批會員企業超過200家。

  兩件事同日進行,因其圍繞同一主題,即服務推動實現區域高品質發展,為瀋陽、遼寧新時代振興集聚力量。

  這力量,來自於優質項目的堅實支撐。鐵西區始終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加快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今年應對疫情影響,提早謀劃、統籌推進“兩手抓”,有力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推動項目數量穩步增長、品質不斷提高,項目建設持續提速。

  這力量,來自於對“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的深刻領悟,並把優化環境抓實抓常抓出成效,企業則用實打實的投資為這份努力作評。光控特斯聯投鉅資落地“人工智能城市”規劃;以大數據賦能智慧製造的三一重裝“燈塔工廠”即將標誌性呈現;“獨角獸”農信互聯等優質企業青睞于日漸濃郁的類中關村創新生態,一批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正匯聚而來……

  資本流向已釋放出強烈信號:産業厚度與關注熱度、人才密度、創新濃度相疊加,鐵西的産業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高品質發展新動能正在加速壯大。

  巨量投資背後——項目“航母”編組産業“艦隊”

  10日集中簽約的30個項目中,瀋陽光大人工智能物聯網産業生態基地項目堪稱焦點和“巨無霸”。這不僅緣于該項目計劃投資額達到200億元,佔據了30個項目總投資額的半壁江山,更因其兼具科技型、創新型、平臺型、總部型等多重屬性,必將在區域産業結構調整優化進程中發揮“龍頭”“旗艦”的重要作用。

  2019年5月,遼寧省政府與光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瀋陽市積極落實、對接戰略合作落地,鐵西區緊盯不放、立足自身發展實際謀求與光大開展務實合作。

  鐵西區委書記劉克武表示:“近兩年,我們瞄準高品質發展要求,始終致力於探求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發展路徑、探求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具體抓手、探索由重資産向輕資産轉型的成功模式。經過一年多的洽談,光控特斯聯項目終於塵埃落定。這標誌著遼寧與光大集團的戰略合作、京沈對口合作又結碩果,光控特斯聯在鐵西的發展前景可期。”

  期待已經開始走進現實。“我們要長久紮根在這裡,不僅帶來光大的合作夥伴、落地項目,更重要的是培養聚集人才,導入光大的金融、實業等資源,把産業結構、數字經濟打造起來。”光控特斯聯副總裁賈琳介紹,“我們已經開始與區內多家企業對接,智慧公園、智慧辦公等規劃正在推進中,力爭用三四年時間展開産業佈局,引進一批上市公司、科技獨角獸企業、國內外高成長型科技企業。”

  光控特斯聯是中國光大集團新科技板塊的代表企業,是光大控股在新經濟領域的核心戰略平臺。此次簽約的瀋陽光大人工智能物聯網産業生態基地項目“落子”于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瀋陽·中關村科技園”內,將建設光控特斯聯東北區域總部、瀋陽光大人工智能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瀋陽光控特斯聯智慧物聯網聯合研究院、智慧物聯網研發創新及應用示範基地、智慧製造裝備産業基地、智慧物聯網優質産業聚集基地等,將AIoT Future City(人工智能城市)規劃真正落地,打造中國乃至全球頂尖的科技創新示範區和智慧化時代未來之城。

  一個“航母”級項目將編組形成一個龐大的産業“艦隊”。在一批新經濟企業、項目追隨光控特斯聯而來的同時,光控特斯聯項目與鐵西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將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尤為令人期待。業內人士評價,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及中關村創新發展模式需要在具體的項目實踐中去兌現和印證,特斯聯與中關村在鐵西的“融合”發展將具有示範價值和標杆意義。

  預計今年9月,瀋陽光大人工智能物聯網産業生態基地等一批高品質項目在鐵西區陸續開工。屆時,“瀋陽·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將步入提速提質的新階段,大國重器與創新要素的疊加效應即將充分彰顯。

  何以近悅遠來——環境效應疊加倍增引力

  鐵西産業基礎雄厚、人才濟濟;瀋陽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遼寧是共和國工業長子,近年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些印象基礎上,通過密切的溝通交流,我對瀋陽鐵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賈琳説,“這裡的人是真誠的,工作上有拼勁、有辦法。即使疫情形勢嚴峻期間,我們的線上對接也從未間斷。疫情緩解之後,鐵西區委書記外出洽談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我們的項目。”

  有著和賈琳一樣感受的企業家不在少數。北京中關村信息谷公司總經理石七林曾表示:“很多投資就是奔著鐵西而來,在這發展,我們有興趣,更有信心。”

  企業的信心,是一個區域營商環境品質優劣的直接印證,也激勵著地方政府實幹作為、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準。

  鐵西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局性、基礎性工作,全區上下樹立企業至上、服務為本的理念,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推動營商環境與國際現行規則對接,努力打造無顧慮投資、無干擾建設、無障礙發展的優質營商環境,實現優化環境、引進項目、增加效益的多贏。

  尤其是今年以來,鐵西區以“營商環境建設年”為契機,紮實有力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通過“萬人進萬企”等活動組織幹部深度對接企業,及時精準服務,推動企業復工復産後儘快穩産達産,最大限度釋放産能;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當前保市場、保就業和吸引投資的重要抓手,緊緊抓住不放,推動項目對接洽談、落地開工、建設不受阻不停步,努力在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打出服務高品質發展的“組合拳”。

  精準對接企業需求,鐵西區不斷提高項目“管家式”服務水準,建立一支隊伍、一個窗口、一條熱線、一輛直通車、一個訴求反饋平臺、一套跟蹤督辦系統“六個一”企業服務平臺,全面暢通第一時間解決企業問題的綠色通道;建立項目問題“及時答”“即時辦”微信工作群,隨時召開審委會、解疑會、聯席會,不等不拖即時解決好各類項目問題;建立健全營商監管體系,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堅決懲治破壞營商環境的各類問題。

  截至目前,全區通過“萬人進萬企”活動收集企業訴求1105個,涉及融資、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已辦理解決884個,辦結率達80%。上半年,瀋陽經開區省市營商案件辦結率列瀋陽市首位。

  以積極作為的確定性應對發展的不確定性,著眼于長效、常態化服務企業服務發展,“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企業聯合會”應運而生。根據區內産業特點,聯合會設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醫藥食品化工、服務業、中小企業等5個分會,東藥集團、華晨寶馬等200余家企業成為首批會員。

  與常見的各類企業協會不同,在“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企業聯合會”長長的名單裏,區金融發展局、投資促進局、企業服務中心等政府服務部門名列其中。“這正是我們倡議成立企業聯合會的初衷所在。”劉克武説,“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企業要抱團發展,政府服務更要有的放矢,當務之急就是要切實加強企業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推動商業資源有效配置,促進企業分享經營體驗,打造企業信息共享交流互動的平臺、優化營商環境的平臺、構建産業生態的平臺,努力建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之家’‘服務之家’。”

  今年內,企業聯合會將陸續舉辦“一帶一路”東北亞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鐵西全域旅遊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為鐵西乃至瀋陽市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築根基開新局——全年引進200個大項目聚勢蓄能

  眾多投資者、各界英才近悅遠來,大批新經濟、新科技代表性項目紛紛匯聚,關乎區域人才結構、産業結構的根本性改變正在進行中。

  梳理集中簽約的項目表,就可以感受到這一變化:58科創集團項目將通過産業鏈聚集打造新經濟産業園;盒馬鮮生瀋陽總部項目將以數據技術為驅動,重構線下超市新零售業態;Z廣場國際文創園項目將對老廠區廠房進行修繕,建起集文化、體育、藝術等於一體的産業園區;將智慧技術滲透、覆蓋所有製造環節的三一重裝“燈塔工廠”,今年即可實現銷售額55億元,預計到2025年産值達到200億元……

  今天的項目結構、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産業結構。一批又一批優質項目、巨量投資的背後,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正在鐵西區紮根發芽,鐵西在産業轉型升級之路上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強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鐵西區以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未來發展根基,緊緊圍繞産業鏈抓項目、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抓項目、緊緊圍繞集約發展抓項目,著力做優中德園國際化開放合作平臺、構築瀋陽·中關村創新型企業集聚洼地、擦亮國家級開發區的“金字招牌”,著力以實體企業夯實産業發展的基礎、以創新驅動插上經濟騰飛的翅膀,勇當瀋陽高品質發展和新時代振興的“領頭羊”。

  按照省及瀋陽市推進高品質發展的要求,鐵西區今年計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0個、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240個。

  目標清晰明確,圍繞打好項目建設的關鍵之戰,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積極克服疫情影響,採取雲招商、雲簽約等手段,深入開展産業鏈招商和市場化、專業化招商,不斷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聚焦先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和工業旅遊等主導産業,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做實“4個招商中心+2個離岸創新中心”招商體系,全力打造瀋陽乃至遼寧的項目服務、引進、建設高地和投資洼地。

  截至目前,以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恒大新能源電池、賽輪輪胎、杉杉奧特萊斯等為代表的179個億元以上項目實現開復工,正在加緊建設進程;全區新簽約、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分別達到115個和56個;落實市重點項目入庫203個。鐵西區項目入庫數量及開復工數量均列瀋陽市首位。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鐵西區新簽約及落地項目、開復工項目中,區域主導産業項目佔比超過七成,為鐵西區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注入了強勁動力,為區域加快轉型升級、提速發展步伐積蓄了後勁和實力。

  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鐵西區破浪前行、動能澎湃。(記者 金曉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