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2020-08-11 09:11:37來源:瀋陽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南八馬路與和平南大街交匯處

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奉天巷外景

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奉天巷一隅

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夜市人流如織

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表演中的賈運喜

夜闌奉天巷,他們都是逐夢人

自彈自唱的李依愛

  這是一段背著南八馬路,被海口街和三亞街隔成三段的小巷,叫奉天巷。

  巷子中間一段只有百十米長,每晚,民間藝人賈運喜和年輕歌手李依愛都會來到這裡,分別站上自己的小舞臺。唱腔抑揚頓挫、粗獷自然的大叔,與嗓音乾淨磁性、撩人心弦的美麗小姐姐嵌在奉天巷同一片夜色中,毫無違和感。空氣中,東北大鼓和吉他演繹出的不同旋律肆意流淌,偶爾碰撞到一起,又調皮地閃了開。

  巷,是夢回百年、流光溢彩的巷。

  夜,是守藝與逐夢、包容有溫度的夜。

  “守”藝人

  賈運喜58歲了,是目前瀋陽地區唯一一位堅持表演的“拉洋片”民間藝人。

  記者在奉天巷看過他三次,三次的打扮相同:戴一頂民國時期的瓜皮帽、黑色短褂配老北京布鞋。表演的內容都是《大鬧通天河》。他説,自己就是喜歡,怎麼也演不夠。

  紅漆大木箱,一邊拉著畫片,一邊説唱著畫中的故事,每唱完一段更換畫片時,鑼鼓點兒同步響起。多少金戈鐵馬、古今傳奇,都在賈運喜的抑揚頓挫、舉手投足間。

  “‘拉洋片’興盛於民國時期,就是最古老的電影……”每當有人想要觀看“拉洋片”,坐到紅色長條凳上時,賈運喜總要先介紹一下“拉洋片”的由來。他説,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這門民間藝術了。

  賈運喜的外公是一名“拉洋片”老藝人,受家族熏陶,他自小多才多藝,上班後成為單位的文藝骨幹。2014年,賈運喜設計並製作了“拉洋片”的木箱,自己畫了多幅畫片,根據兒時記憶中北京等地“拉洋片”唱法,並結合東北大鼓唱腔設計出自己的獨特唱腔,幾乎絕跡的“拉洋片”當年在瀋陽老北市廟會重現。

  他的表演一亮相就深受觀眾的喜愛,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賈運喜總是拉著他們過來坐一坐、看一看,一起回憶回憶以前的事兒。

  奉天巷的建築特色和風格來自民國時期,而那時正是“拉洋片”的興盛時期,所以即便晚上9點收攤之後要40分鐘才能到家,賈運喜也還是喜歡到這裡來表演。

  最近,賈運喜正在製作新的畫片《三打白骨精》,畫完的部分他用手機拍了下來,畫面色彩鮮艷、人物躍然紙上。“想學習這門藝術需要有一定的戲曲表演功底,還要具備一定的繪畫、製作能力,真心希望這門民間藝術能後繼有人。”  而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在人來人往的夜市,盡力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上它。

  演唱者

  “烏雲烏雲快走開,你可知道我不常帶把傘,帶把傘啊……”從“拉洋片”的位置向西走出二三十米,一陣輕快的吟唱,和著吉他聲,傳進耳朵。在一座民國特色建築的二樓平臺上,李依愛正唱著這首特別適合當天天氣的歌曲。

  慕著歌聲來到二樓的人很多,即便是有烏雲的夜,讓人感覺潮濕憋悶。

  李依愛的故事很簡單:今年25歲,三年前大學畢業。因為愛唱歌,不喜歡所學的編導專業,於是和朋友圈組了樂隊,她是吉他手兼主唱。

  李依愛特別把晚上6點到9點的時間空出來,在夜市中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抱著吉他邊彈邊唱,“你知道時空凝固的那種感覺嗎?唱起歌來,我感覺周圍都是靜止的。”之所以特別鍾愛奉天巷,她覺得可能是這裡的夜特別有文化氣質、有溫度。

  《旅行的意義》《忽然之間》,又接連兩首唱下來,她説,自己喜歡這种經得起時間沉澱的老歌,“你不覺得它們和這條仿佛穿越百年時光的巷子特別搭麼?”

  李依愛的夢想也很簡單:她從小學的是古典吉他,怕記者不懂,她解釋説,“古典吉他和小提琴、鋼琴一樣,都是演奏交響樂的”。她想繼續搞音樂,深造學編曲,將來開個人演唱會。不過由於沒有學習過樂理,李依愛現在一邊唱歌,一邊在準備考研。

  喝上口水、歇一會兒,李依愛喜歡站在平臺上看著老街、花燈,樓下酒館服務員古裝打扮送“孟婆湯”的小場景、街上賣力吆喝的酸梅湯小哥。“在這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中認真地生活,看起來既讓人感到放鬆,又覺得很堅定。”

  夜越來越黑,燈越來越亮,快到晚上9點了,李依愛唱的最後一首歌是《fly me to the moon》,這是一首爵士名曲,歌詞中有一句唱到:“讓我的心靈充滿歌聲,並讓我永遠歌唱。”(記者 劉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