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畫出脫貧攻堅最美同心圓
2020-09-07 09:27:4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畫出最美同心圓​——全省統一戰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綜述

  金秋到來,又是一年收穫季。民建會員、瀋陽大學教授倪筱楠為調研産業扶貧情況奔走在大石橋市石佛鎮的鄉路上;九三學社社員、丹東農科院專家王作英已深入鳳城市的田間地頭為農民傳授農業技術;農工黨黨員、瀋陽市胸科醫院糖尿病合併結核科主任任艷正在西豐縣天德鎮入戶義診。

  在遼沈大地的山野鄉村,遼寧省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征程上目標明確、步履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任務。聚焦全面小康,開展精準扶貧,不僅是中國共産黨踐行的初心使命,同樣也是統一戰線履行的職責擔當。

  在中共遼寧省委統一部署下,省委統戰部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組織全省統一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把統一戰線優勢與幫扶地區實際需求相結合,全力完成扶貧任務,為遼寧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深入調查研究,聚焦脫貧攻堅議政建言

  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並未讓民進省委參政議政特邀專家宋耀馨的調研按下“暫停鍵”。作為一直關注醫療衛生領域的民進會員,今年宋耀馨更為關注鄉村衛生院建設和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希望通過這些建設提升鄉村醫療水準,降低基層醫療費用,以減輕貧困人口看病負擔,推進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一年來,宋耀馨跑醫療機構、行政管理部門尋方問計,先後撰寫提交了多篇涉及相關內容的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信息。

  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調查研究、建言獻策,既是各民主黨派履行職責的獨特優勢,也是增強多黨合作制度效能的著力重點。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各民主黨派省委結合自身優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農工黨省委發揮醫藥衛生領域黨員相對集中的優勢,聚焦因病致貧、返貧問題,成立健康扶貧調研組,赴法庫縣和岫岩滿族自治縣等地開展健康扶貧跟蹤調研,形成《關於做好健康扶貧工作的調研報告》以及《遼寧省健康扶貧調研數據分析報告》。大連理工大學等單位的黨外知識分子將教育扶貧作為年度調研課題,深入貧困地區開展調研,以調研成果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為遼寧進一步做好教育扶貧提供真知灼見。

  建諍言、獻良策、出實招。在充分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各民主黨派省委、無黨派人士依託議政建言平臺載體,充分利用民主協商會、徵求意見座談會、直接向中共遼寧省委提出建議等議政建言渠道,加大脫貧攻堅建言獻策力度。

  致公黨省委連續兩年將脫貧攻堅作為年度專題調研課題,在黨外人士年度調研成果協商座談會上進行發言。在各級兩會的建議提案和各類社情民意信息載體中,黨外代表人士圍繞脫貧攻堅領域重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的數量大幅增加。今年全國兩會上,農工黨黨員、全國政協委員何偉提交了《關於創新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的建議》提案,提出積極開展健康扶貧,為決勝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全省統一戰線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建言獻策的同時,發揮多黨合作制度優勢,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按照中共遼寧省委工作安排,遼寧8個民主黨派省委分別對口全省14個市,圍繞脫貧攻堅認真開展民主監督,有力推動了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3年多來,各民主黨派省委多次組織民主黨派成員深入基層一線,召開座談會、走訪貧困戶、現場查看項目建設情況,形成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相關地區及部門積極吸納,著力提高脫貧工作的品質和實效,將建言獻策轉化為脫貧攻堅的成果。

  發揮人才優勢,為精準扶貧提供智力支持

  “這個季節高溫多雨,最容易鬧白粉虱,看這葉片背面就是,得抓緊控制住……”在本溪市明山區臥龍鎮歡喜嶺村的民盟“科技興農實踐基地”裏,民盟盟員、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齊明芳正在手把手教農民種植技術。

  依託農業專家盟員的技術優勢,民盟省委先後在本溪、遼陽建立“科技興農實踐基地”,組織農業專家深入山野鄉村,就食用菌栽培、大果榛子病蟲害綠色防治、刺五加深加工等農業産業進行指導。

  全省統一戰線充分發揮智力密集優勢和科技人才優勢,緊緊圍繞扶貧産業項目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精準提供技術援助,把科技富農的“種子”播撒到田間地頭。

  從2000年開始,九三學社丹東農科院支社每年選擇一個鄉鎮,開展科技下鄉,近幾年累計免費為農民提供玉米、大豆、甜瓜、蔬菜等農作物新品種種子3萬餘公斤,發放科普宣傳資料5萬多份、農村實用科技圖書4000多冊,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田間指導3000多次,為農業生産挽回糧食損失6億公斤,增加社會效益6億元。瀋陽農業大學等高校的黨外知識分子通過“校地統戰共建合作”平臺,與東港市等地開展校地合作,將高校的科研技術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現實生産力。香港李錦記集團連續兩年在遼寧開展“希望廚師”培訓項目,為貧困人口就業開闢了新路徑。

  在省直統戰系統對口扶貧的西豐縣天德鎮,遼寧省各民主黨派從資金、人才、技術、培訓等方面持續加力,久久為功,助力脫貧攻堅戰。

  民革省委援建的冷棚已經投入使用,籌集10萬元為鋪設水泥路面提供路基改造配套資金。民建省委發動省直工委16個支部與16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及時解決生活困難。致公黨省委連續3年赴天德鎮開展“致公愛心媽媽”活動,資助貧困兒童就學的同時給孩子們送去心理關愛。臺盟省委組織天德鎮機關幹部、村幹部和致富帶頭人參加臺盟中央在浙江省舉辦的“築夢鄉村”基層管理幹部培訓班,為天德鎮培養脫貧攻堅“領頭雁”。

  廣泛匯集資源,凝聚統一戰線扶貧合力

  每年春耕生産的關鍵時期,農工黨省委都會開展“保健康、促春耕”活動,動員全省各級農工黨組織到偏遠農村地區開展義診和健康講座,免費發放常用藥品,受益群眾近萬人。積極爭取中華海聯會資金585萬元,在撫順、鐵嶺、朝陽等市的貧困地區建設了117所海聯新農村衛生室,為改善農村醫療條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來,全省統一戰線充分發揮聯繫廣泛優勢,緊扣幫扶地區現實需求,多渠道匯集各方資源,凝聚起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的合力。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各民主黨派省委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注重提升貧困地區教育水準。民盟省委連續兩年將民盟中央“燭光行動——新東方教師社會責任行”引入遼寧,對建昌縣、黑山縣初中語文、數學、英語3個學科的1100余名鄉鎮初中教師進行免費培訓。民進省委連續5年邀請遼寧省實驗中學等省內名校的特級教師,為西豐縣、新賓滿族自治縣高三師生做考前輔導和教學示範課,連續12年舉辦遼西北地區農村中學骨幹教師培訓班,為阜新、鐵嶺、朝陽培訓農村初中教師860名。臺盟省委引導臺商慷慨解囊,募集資金近40萬元,幫助撫順、鐵嶺、朝陽等地的特困學生完成學業。

  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全省統一戰線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行動,打造出了一批社會服務品牌,受到群眾點讚。

  民革省委成立法律諮詢服務中心,深入開展“民革法律諮詢進鄉村”“民革法律服務助老行”“民革法律援助鄉村留守兒童、農民工”等系列法律公益活動,為貧困群眾開展法律諮詢,提供法律援助。錦州市新聯會發起“關愛留守兒童,一切為了孩子”“2017—2020年百萬助學”等十余項公益活動,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貧困地區兒童奉獻愛心。

  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凝心聚力、發揮優勢,在遼寧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畫卷上,遼寧省統一戰線畫出了最美同心圓。(記者 徐鐵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