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稅務:全省稅務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
2021-01-20 14:56:02來源:東北新聞網編輯:楊海峰責編:馮鈺穎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拼搏進取

為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做出新貢獻

——全省稅務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

遼寧稅務:全省稅務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

  1月19日,全省稅務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傳達學習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對稅收工作、國家稅務總局領導同志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稅務工作,研究“十四五”時期稅收改革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各項工作任務。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張德昌作工作報告。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艱巨的稅收改革發展任務,全省稅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稅務總局的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精準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在強黨建、抗疫情、穩經濟、優服務、促改革、鑄鐵軍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全省各級稅務部門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四力”要求,及時、高效保障我省市場主體享受政策福利,全年全省(不含大連)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超過480億元,稅費一廳式“首問首辦”和“一網辦”等“八辦”舉措給全省納稅人、繳費人帶來了極大便利,辦稅繳費即時辦結率達90%以上。

  會議指出,全省各級稅務部門在抗疫情促發展中紮實推進六項工作:一是圓滿完成稅費收入任務。2020年,全省稅務系統(不含大連)共組織稅費收入4327.1億元,組織社會保險費收入1345.3億元,非稅收入125.4億元,圓滿完成收入預期任務。及時辦理出口退(免)稅150億元,為我省外貿回穩向好提供了應有的稅收支持和政策保障;二是深入開展“稅務幫扶行動”。打出“補短板、強弱項、落政策”系列組合拳,全省各級稅務機關共與15400多戶幫扶對象結對,“網格化”服務,“點餐式”幫扶,確保國家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直達納稅人、繳費人。三是大力推進納稅服務大格局建設。聚焦“減要件”、減證照、減環節、減時限,推行“容缺受理”,開展納稅服務問題大調研,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新體驗,稅收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四是不斷完善稅費徵管體系建設。開發建設全系統全量工作的線上統一工作平臺,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增值稅發票風險快速反應機制,全面加強企業所得稅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流程數據化管理,全省稅費徵管體系建設效應不斷顯現。五是持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穩妥推進公務員首輪職級晉陞工作,打通了幹部成長道路。開展了叫響“我是領導,我給大家做榜樣;我是共産黨員,我給群眾當表率;我是稅務人,我為稅務樹形象‘三個叫響’”等主題實踐活動,精神文明創建成效斐然,全省各級稅務機關共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表彰31項。六是不斷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整治“四風”問題,著力推動“一案雙查”,不斷完善內控機制,有效發揮監督合力。堅決落實“三為主一報告”要求,增強紀檢工作獨立性和權威性。持續壓實監督鏈條,提升監督效能,形成監督合力。

  “十三五”期間,全省稅務系統銳意改革,攻堅克難,確保減稅降費和組織收入任務圓滿完成。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徵管體制改革在持續深化中向前推進,依法治稅在加力規範中鞏固提升,營商環境在不斷改進中持續優化,幹部隊伍在“四合”中穩步提升,組織收入在依法依規中實現量穩質優,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支持。

  會議強調,“十四五”規劃已經開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藍圖,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方向。在今年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國家稅務總局黨委確立了以“帶好隊伍、幹好稅務”為主要內容的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建設總目標,完善了實現總目標的“十大舉措”,遼寧省稅務系統要根據新形勢、新要求,著力打造“遼”字號“六大稅務”,即全省各級稅務部門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建設堅強有力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打造“政治稅務”;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建設成熟完備的稅收法治體系,打造“法治稅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優質便捷的稅費服務體系,打造“服務稅務”;不斷強化信息化支撐,建設嚴密規範的稅費徵管體系,打造“智慧稅務”;深化國際稅收合作,建設合作共贏的國際稅收體系,打造“合作稅務”;全面厚植幹事創業沃土,建設高效清廉的隊伍組織體系,打造“效能稅務”,為高品質推進新發展階段遼寧稅收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會議要求,2021年,全省稅務系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以高品質黨的建設為引領,以落實“四精”要求為引擎,以推進高品質稅收現代化為目標,持續深化稅務執法方式改革,著力打造網上統一工作平臺,深度推進稅企互動,全面推行“以數治稅”,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實現“帶好隊伍”與“幹好稅務”雙輪驅動,確保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為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週年,具體要在實現“六個突破”上做好工作。

  一是在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上有新突破,推動政治機關建設更加有力。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嚴格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始終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要切實強化思想引領,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持續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強化作風紀律建設,構建一體化監督體系,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要組織開展一系列具有遼寧稅務特色的慶祝建黨100週年活動,引導廣大幹部深刻感悟百年黨史的波瀾壯闊和偉大卓越,增強開創光輝未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在實現稅費收入提質增量上有新突破,推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成效更加突出。要嚴肅組織收入紀律,持續開展違規徵稅收費問題排查整治,嚴守不收“過頭稅費”紅線。強化稅源管理,積極培植新經濟、新業態,涵養稅源新動能。加強稅費種精細化管理,唱響稅收分析品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稅務智慧。

  三是在持續解決納稅人繳費人痛點堵點難點上有新突破,推動稅收營商環境更加優良。要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繼續深化“稅務幫扶行動”各項措施,全力打造稅企互動平臺,全面提升辦稅效率,啟動納稅人端電子稅務局改造升級工作,持續推動辦稅便利化。繼續深化“銀稅互動”,結合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辦稅服務“體驗官”等制度,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著力提升納稅人滿意度。

  四是在深化稅收徵管方式改革上有新突破,推動稅費徵管更加高效。要全面推進增值稅發票電子化改革,確保開票受票順暢、系統運行高效、服務保障到位。全面深化稅費徵管方式改革,健全稅收風險管理運行機制,進一步推動智慧稅務建設,努力建設崗責科學、管理有序、運行順暢的稅費管理體制。

  五是在優化稅務執法方式上有新突破,推動稅收法治更加良好。深入推進稅務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規範理順稽查工作機制,營造寬鬆執法氛圍,維護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嚴格限制自由裁量權,充分體現執法公平公正。

  六是在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上有新突破,推動幹事創業更有活力。要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優化領導幹部隊伍結構,實施人才培養計劃,穩妥推進職級晉陞,營造爭先創優氛圍。優化績效管理和數字人事工作,形成幹事創業的激勵機制,以稅務文化建設暖人心、聚人心,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會議強調,全省稅務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稅務總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培育不甘落後、敢為人先的勇氣,樹立以幹事為榮、慵懶為恥、爭先創優的正風正氣,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稅費管理服務工作,高品質推進新時代遼寧稅收現代化,在促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貢獻稅務力量,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週年獻禮。

  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局長董濤主持會議。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領導、省局機關各處室主要負責人(含正轉副幹部)和二級巡視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縣(區)稅務局領導班子成員和內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含正轉副幹部)在各地分會場參加會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