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鋪就新通道 助力振興“大動脈”
2021-02-01 09:40:0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楊海峰責編:路晶森

  1月22日,瀋陽北站站內,氣氛熱烈。

  “發車!”

  8時47分,隨著一聲令下,一輛CR400BF-G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列車鳴笛啟動。至此,京沈高鐵——京哈高鐵北京至瀋陽段宣告全線貫通,瀋陽至北京只需2小時45分鐘。

  京沈高鐵建設,始於2014年2月28日。彼時,位於北票市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三棱山隧道正式開工。近7年來,為了早日鋪好這條東北入關最快捷的鐵路通道,建設者們夜以繼日揮灑汗水。

  高鐵規劃與建設,涉及徵地拆遷、資金調配、與兄弟省區聯動等諸多工作,內容繁雜、任務艱巨,操作難度極大。在遼寧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協調推動、大力支持下,在相關部門的鼎力幫助下,融入多方面智慧與心血的線路方案獲得敲定,前期審批快速完成。

  2014年,京沈高鐵遼寧段啟動建設。施工單位進場後,32天完成首孔鑽孔樁澆築、71天完成第一榀箱梁預製,26個月陸續完成站前工程施工,高鐵建設中的“京沈速度”讓業內折服。

  有速度,更要保品質。秉持“一次成優”,堅持“匠心致造”,京沈高鐵遼寧段的四電集成工程成為精品工程。建設者還牽頭組織編制了高鐵“四電”工程細部設計及工藝品質標準,完美詮釋高鐵建設的“京沈標準”。

  “以‘京沈’冠名的成績背後,是推動高鐵建設發展的核心動力——創新。”1月29日,憶起當年的拼搏,京沈客專遼寧公司工程管理部長、時任公司現場指揮長章敏的話語中充滿自豪。

  2018年3月,“高速鐵路智慧關鍵技術綜合試驗”在京沈高鐵承沈段全面啟動。這項實驗,因將使我國高速鐵路技術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而引人矚目。“同樣受矚目的,還有在遼寧段建設中許多被首次應用的新技術。”章敏介紹。

  首次在國內長距離高鐵項目中鋪設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型CRTSⅢ型先張板式無砟軌道,首次大規模鋪設60N廓形鋼軌,首次在高鐵“第三軌”——接觸網的建設中引入數控機床……“這樣的‘首創’,是京沈高鐵順利貫通的堅實基礎。”章敏表示。

  拼搏,終有收穫。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的“一縱”——京哈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沈高鐵全線通車後,將以瀋陽樞紐為坐標,向北與沈丹、沈大高鐵連接,經長春與長琿城際鐵路貫通、與長白烏快速鐵路銜接,經哈爾濱與哈齊、哈牡、哈佳等高鐵串聯,向南併入北京樞紐,共同構建輻射東北、通達全國高鐵網的“主骨架”。

  目前,在建的朝陽至淩海高鐵,也將自京哈高鐵遼寧朝陽站引出,接入京哈鐵路秦沈段的淩海南站。朝淩高鐵建成通車後,將實現京哈高鐵、京哈鐵路秦沈段的互聯互通,錦州到北京運行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40分鐘左右,大連到北京的運行時間將縮短至3小時左右。

  屆時,遼寧所有城市都將跨入“北京三小時經濟圈”。振興征程上,“大動脈”四通八達,“遼寧號”加速向前。(文 唐佳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