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 遼寧省提升435萬農村居民供水保障水準
2021-02-05 09:40:44來源:遼寧日報編輯:楊海峰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我省提升435萬農村居民供水保障水準 “放心水”滋潤新生活

  “以前用的是淺井水,天干就缺水,那叫一個苦,現在打開龍頭就有水。”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巴鎮小洞村不再為吃水發愁的劉大爺笑著對記者説。

  小洞村地處大山深處,地下水資源十分缺乏,因老井乾枯和找不到新水源,供水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後來,專業的水利地勘隊伍為小洞村找到了水源,讓全村徹底結束了吃水難的困局。

  “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嚴格執行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加大資金投入,紮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切實提高農村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供水保障水準。全省通過新建、聯網並網、更新改造等措施,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863處,提升了435萬農村居民供水保障水準,形成了“基本保障,廣域覆蓋”的供水格局。

  尤其是針對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水利部門高度重視,集中力量補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貧困地區水利服務能力,全面優先解決了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精準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問題,離不開精準識別。2016年,水利部門逐村逐戶核查具體分佈情況,確定了全省2.48萬貧困人口飲水不安全明細單,並開展了3輪核查,徹底消除了盲區死角,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全覆蓋。

  水利部門將全省劃分為五大片區,通過掛牌督戰、挂圖作戰,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對照臺賬堅持脫貧一戶、銷號一戶,確保全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有序推進。

  為讓貧困人口早日用上安全有保障的飲用水,遼寧省將“2018至2020三年行動”縮短為兩年,落實省以上投資11.41億元,新建和改造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793處,改善了190.59萬人的飲水狀況。

  農村供水工程建成後,長效發揮作用是關鍵。我省在實施飲水工程建設的同時,健全完善農村供水工程管理體系,旨在切實鞏固脫貧成果。理清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運行、管護責任鏈條,落實主體責任和完善制度細節,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有序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基本全覆蓋,為農村供水工程長期良性運行加上關鍵“保險”。

  去年,遼寧省建立並完善常態化監管體系,動態關注剩餘1.42萬未脫貧人口和84萬建檔立卡人口的飲水狀況,確保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截至2020年年末,全省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文 胡海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