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以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助力高品質發展
2021-04-07 17:53: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4月7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瀋陽市營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文勇透露,近年來瀋陽市以營商環境為基礎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準,努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瀋陽以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助力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7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周青傑 

  全市依申請類事項可網辦率達100%

       “瀋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文勇説,瀋陽市注重頂層設計,建立長效機制,先後出臺了《關於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意見》《瀋陽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等制度性文件,系統實施營商環境改革提升工程。2019年,瀋陽市榮獲“中國營商環境品質十佳城市”稱號。2020年,瀋陽市成為中國營商環境15個標杆城市之一。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方面,瀋陽市全力推動“一網通辦”。全市依申請類事項可網辦率達100%,154項熱點服務實現“掌上通辦”,58項便企利民事項實現“跨省通辦”,115項便民事項實現“全市通辦”。瀋陽整合18個單體事項,形成“公積金提取”“婚姻登記”“殘疾人補貼”“異地就醫”“水電過戶”“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證申領”7個“一件事”,實行“一次告知、一表申報、一窗受理、一次辦好”,並於2021年4月6日在瀋陽政務服務APP上線運行。

  同時,瀋陽市深化工程建設審批改革,搭建“多規合一”平臺,優化重點審批環節,實行“方案聯合審定”“施工圖聯合審查”“多測合一”等改革舉措。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劃分為14類流程,全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總體審批時限從85個工作日減少至50個工作日。瀋陽市被國務院確定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城市。

       兩年累計清償政府拖欠企業工程款215.4億元

  在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上,2017年以來,瀋陽市分12批次取消下放調整政務服務事項1773項。其中,2020年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1045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由355項增補至1024項,75項市區“往返跑”的事權通過取消、下放減少合併審批層級,審批時限平均壓縮至法定時限的30%,審批要件刪減60%,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

  另外,瀋陽市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瀋陽兩年累計清償政府拖欠企業工程款215.4億元,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無分歧賬款全部清零,解決招商承諾不兌現問題180個。全市窗口單位推行延時錯時服務、降低辦證費用、健全服務機制,“企業評、群眾議”滿意度達到95.6%。

  瀋陽還開展“萬人進萬企”活動,助力企業發展,建立了市區兩級領導“一對多”“多對多”幫扶企業責任制,設立了稅費、政府誠信、涉法涉訴等工作專班,聚焦融資、用工、市場、産業鏈、政策落實五個方面助企紓困。全市10166名幹部深入11282家企業“送政策、察實情、解難題、促發展”,累計解決企業訴求問題8869件。

       把營商環境作為振興發展的戰略問題

  2021年,瀋陽市將強化“招商為要、項目為王、落地為大”的理念,加強“請進來”和“走出去”工作力度,進一步做大和優化內外資項目儲備,推動簽約項目落實,促進招商引資增量提質。境外以日本、韓國、德國為重點,境內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等地區為重點,切實引進一批符合本市實際的重點項目;圍繞汽車及零部件等全市現有重點優勢産業和確立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精準引進一批優質産業項目。

       瀋陽將開展一系列“不見面、屏隔屏”的網上招商活動,提升招商成效,通過開發數字化應用場景,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北斗數據應用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引進,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數字産業集群。瀋陽將辦好“制博會”“中韓投資貿易博覽會暨中國(瀋陽)韓國周活動”“中日産業園推介會”等國際性經貿活動,推介瀋陽市發展優勢和合作需求,爭取大企業集團來沈投資。

  文勇表示,2021年,瀋陽將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振興發展的戰略問題,積極推進高水準制度創新,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政務服務、要素服務、公共服務,努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文 周青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