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遼寧地域文化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組織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遼寧傳媒學院、遼寧省博物館等機構,圍繞遼寧省圖書館“鎮館之寶”——半部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策劃將於近期推出“聊齋在遼寧”主題系列活動。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副館長郭彧介紹,本次活動聚焦文學經典《聊齋志異》與遼寧的深厚淵源,通過“文學、文博、文藝、文創”四文融合,讓百年經典煥發時代生機,為公眾提供高品質文化體驗,打造遼寧文化IP,助力遼寧文化強省建設。
文脈傳承·古籍煥新行動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立足館藏國家級珍貴文獻《聊齋志異》手稿(半部),啟動“《聊齋志異》手稿輯佚出版項目”。
2023年,工作人員于國家圖書館發現重要文獻《聊齋志異逸編》。項目團隊以此為基礎,結合館藏半部手稿及青柯亭本,運用系統性文獻整理與數字化技術創新,首次實現手稿殘本與逸編文獻的合璧整理,定位佚失篇目,完成《聊齋志異手稿全本》初稿,填補了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重要空白。目前,該書稿已進入校對出版階段,預計2025年底正式出版,屆時將配套舉辦《聊齋志異》主題展覽。
同步啟動的“蒲松齡手稿字庫”工程,是聯合中央美術學院、北大方正,利用AI技術從館藏近20萬字手稿中,剔除非蒲氏書體,歸納提煉出標準行楷、LiSu 字體。該字庫涵蓋簡繁漢字9664個,已完成設計並進入校對環節,預計7月末建成。
這不僅是復原稿本原貌的核心工具,為《聊齋志異》版本學研究樹立新坐標,更開創了“文獻考據+數字技術”雙軌並行的古籍數字化新範式,為清代文人手寫體研究提供了實物範本。項目後續還將推出手稿影印本、倣真書、數字交互系統等衍生成果,讓珍貴文獻以更鮮活的方式服務公眾。
文藝創演·經典新繹行動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正在傾力創作小劇場話劇《聊齋志異之小翠》。該劇改編自《聊齋志異》同名經典篇目,在保留古典誌怪精髓的基礎上,巧妙融入當代喜劇元素。
劇院將充分發揮小劇場空間優勢,通過創新的舞臺設計、燈光音效及表演,拉近觀演距離,增強互動性,著力營造奇幻氛圍,力求帶給觀眾全新的沉浸式視聽感受。
産業激活·創意共生行動
遼寧傳媒學院以《聊齋志異》為創作藍本,打造《狐嫁女》《嶗山道士》動畫微短片及海報。目前,學院正積極推進“小倩”IP形象的手辦、盲盒開發,並基於《畫皮》故事情節進行Online繪本漫畫創作。
下一步,計劃創作500集《聊齋志異》主題系列繪本及動畫衍生作品;完成《聊齋志異》全本角色IP設計及系列手辦開發;籌備拍攝《聊齋志異》主題短劇。
同時,遼寧省博物館依託遼寧傳媒學院設計的IP形象,積極開展聊齋主題文創工作。一方面,開發兼具文化內涵與市場吸引力的數字文創與實體文創産品;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展廳優勢,在“遼博雅集”區域增設“聊齋志異文創專櫃”進行線下銷售,並依託遼博官方平臺開啟線上銷售渠道,實現文化傳播與産業效益的雙贏。(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