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四百年老街再現盛京繁華
2021-06-30 10:11:23來源:遼沈晚報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瀋陽:四百年老街再現盛京繁華

  美麗的中街是沈城的文化地標之一 攝影 遼沈晚報記者 王迪 

瀋陽:四百年老街再現盛京繁華

瀋陽中街,是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攝影 遼沈晚報記者 王迪

瀋陽:四百年老街再現盛京繁華

中街的大型潮玩店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好去處 攝影 遼沈晚報記者 王迪

  “十大文化地標”②

  地標檔案

  位置:中街位於瀋陽市最核心區域——盛京皇城的中心地區,西起西順城街,東至東順城街,毗鄰瀋陽故宮和張氏帥府,是瀋陽商業之源。

  長度、佔地:主街長度1360米(含中街西段315米),總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總商業面積50萬平方米,是瀋陽規模最大、形成最早、遺存最多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全市商業核心區和旅遊集散地。

  盛京皇城是瀋陽的建城之始、立都之根、文化之魂,是東北地區歷史文化遺存最集中的區域。皇城內近400年曆史的瀋陽中街,是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迄今為止中國內地最長的商業步行街,從前清皇封御賜的榮耀,到今天遐邇聞名的繁華,中街見證了瀋陽商業文明的發展歷程。

  “前朝後市”

  沈城商業文化之源

  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到瀋陽,到了皇太極時期,瀋陽城開始改建,中街等城內街路,從“十”字街改為“井”字街(即為今天的瀋陽路、中街路、朝陽街、正陽街)。其中第一橫畫中心為瀋陽故宮所在地,在第二橫畫中段的街路交叉點修建鐘樓、鼓樓。當時將鐘樓、鼓樓之間的地段命名為四平街,取意“四季平安”,因其位於瀋陽古城中央,又稱中街,沿用至今,“中街”的街路格局正式形成。

  按照《周禮·考工記》的説法,修建皇宮要遵循“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規制。在皇宮後面修建了一條商業街,作為貴族購買物品的場所,這個方便貴族們的決定,悄然地描述出了中街的命運線索。

  隨著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瀋陽成為了清朝的陪都——盛京,作為龍興之地,日漸繁華。這一時期,瀋陽城內人口倍增,民間貿易也更加繁榮。地處盛京城中心位置的中街,有著得天獨厚的商業地理位置。就是在這一時期,在中街地區的衚同裏陸續出現了一些商號,中街商業街開始萌芽,至清康熙中期,中街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區。

  商鋪慕名而至

  成就東北最大商業集散地

  盛京城內第一家絲房“天合利”開業迎客後,其他商人也嗅到了商機,紛紛在中街開店做生意。一時間絲房百貨店、茶店、點心鋪、錢號、珠寶、照相、鐘錶、玩具等等商號林立,顧客絡繹不絕。

  據史料記載,當時在中街地區形成的行市有25處,佔當時全市的70%。有果品行、估衣行、魚行、銅行、木行、皮行等9個行,以及銀市、鳥市、馬市、燈市、帽市、肉市、果市、柴草市、菜市、洋貨市等16個市。中街成為了東北當之無愧的最大商業集散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經盛京將軍趙爾巽奏準修築三丈五尺寬的中街石子馬路,這是中街首次擴街。1927年,為解決交通擁擠,奉天市政當局做出拓寬中街馬路的決定,由三丈五尺拓為四丈四尺,各商鋪按吉順絲房退出一丈一尺寬度作為人行道。

  “路改”引發了“房改”,各家商號、奉系軍閥爭先恐後在中街興建門市樓房,自營或是出租給商號牟利,這次建樓浪潮帶來了中街老字號的發展繁盛期。當時中街商號出現了歷史“六最”:最大的藥房——天益堂、最大的鐘錶商——亨得利、最大的影劇院——光陸電影院、最權威的毛筆商——李湛章、最掙錢的洋貨商——同益成、最大的百貨店——吉順絲房。

  如今人們眼中的這條繁華的商業街,則是1997年建設而成的。當時,瀋陽市政府投資將中街二段、三段改建成1000多米長的街道,並且引入了大量的商鋪門店,建成了當時的“中國首條商業步行街”。

  2018年12月29日,中街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代表,與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共同入選全國首批11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並於今年初迎接商務部國家示範步行街評估驗收。

  歷史、時尚兼具

  再現400年老街盛景

  本次中街的提升改造並沒有大拆大建、破舊立新,在保持歷史文脈和城區肌理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微更新、微改造,統籌兼顧風貌整體性、功能協調性和文脈延續性,實現有形的建築和無形的歷史相融合。

  在硬體改造的同時,還對街區內業態進行轉型升級,通過資源活化、業態提升、品牌包裝等手段,為傳統商旅文産品注入人文、科技和時尚元素,培育體驗式、沉浸式、互聯網+等商旅文新業態,打造一批凸顯中街品牌、聚集網紅效應的新亮點。頭條衚同、中街冰點城、長江照相館……迅速成為中街新晉網紅打卡地和遊客目的地。

  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改造效果超出預期,中街與故宮帥府形成有機整體,名勝古跡與商業步行街遙相呼應,如此的謀劃和手筆,在全國步行街改造建設史上實屬罕見”。

  統計數據顯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中街日均客流量翻一番,達35萬人次,特別是2020年國慶節期間,中街客流量達878萬人次,日均客流量近110萬人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中街的核心經營指標逆勢上揚,僅改造後1個月,中街全口徑營業額就達7.59億元,同比增長15.28%,其中大型綜合體營業額增長普遍超過30%,實現了經濟效益、品牌效益大豐收。

  盛裝啟幕的中街既有人間煙火氣息,又有盛京文化底蘊,更有現代時尚風範,以文化地標、消費名片、打卡聖地的嶄新姿態屹立於巍巍盛京皇城。(遼沈晚報記者 經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