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女檢察官李昕:用責任心和業務能力詮釋初心與情懷
2021-07-15 17:12:3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巍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在常人眼裏,鞍山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負責人李昕是辦理、審查、復核、指導上千案件無一錯案的檢察驕子;而在12歲的女兒心中,她是經常通宵達旦加班的“影子媽媽”。

  2007年,懷揣職業夢想的李昕來到檢察機關就職,迅速成長為全國檢察機關重罪檢察人才,先後榮獲“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遼寧省十佳公訴人”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檢察官的責任與情懷,用公平正義書寫為民司法的使命與擔當。

鞍山女檢察官李昕:用強烈責任心、嫺熟業務能力詮釋初心與情懷_fororder_檢察院 工作中

李昕工作照 攝影 姚曉濱

  專啃“硬骨頭”的公訴“女漢子”

  讓李昕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是第一次辦理的重大疑難案件,這是她辦理的一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

  案件被告人拒不認罪,鑒定意見無法確定被害人死亡原因,不能排除自傷的可能。李昕承辦此案後,經過詳細閱卷梳理證據發現,從成傷位置以及嚴重程度推斷,被害人死於他人故意傷害的可能性極大,於是展開自行補充偵查。

鞍山女檢察官李昕:用強烈責任心、嫺熟業務能力詮釋初心與情懷_fororder_檢察院 庭審中

李昕(右一)參與庭審 攝影 姚曉濱

  李昕多次查看案發現場,一步一步審視案發當晚被害人走過的路線,丈量案發地點與被害人死亡地點的距離,並會同偵查人員重新勘驗,真實還原案發現場;提出重新委託鑒定;要求偵查人員、勘驗人員、鑒定人員出庭,對案發當天報警及偵查情況情景再現。

  庭審中,李昕以嚴密的證據體系和客觀的分析論理,強有力地還原了案發當晚的真實經過,揭開了事實真相,使一直作無罪辯解的被告人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認罪。聽聞真相的被害人母親嚎啕大哭,衷心感謝檢察機關公正執法。

  用法治之光守護行業發展

  14年來,李昕始終堅守在司法辦案第一線,多次辦理在省、市甚至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她所辦理的案件連續7年上榜省人民檢察院“十佳公訴庭”“精品案例”,每一個鐵案中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付出和堅守。

鞍山女檢察官李昕:用強烈責任心、嫺熟業務能力詮釋初心與情懷_fororder_檢察院 查找證據

李昕(左)和同事查找證據 攝影 姚曉濱

  在參與行業綜合治理專項整治期間,李昕辦理一起客運行業案件,她和辦案組同事連續工作48小時。因過度勞累,她兩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這起案件中,李昕和同事向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制發了檢察建議書並公開送達。交通運輸部門馬上進行整改,建章立制打擊非法營運,出動稽查執法人員2000余人次,檢查車輛5000余臺次,查扣非法營運車輛27台,刑拘4人。該檢察建議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選為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社會治理類優秀檢察建議,全國僅有12個檢察建議獲此殊榮。

  抽絲剝繭還原真相

  李昕在辦案中堅持深耕細挖,近年來辦理了多起公安部督辦的重特大毒品案件。

  在公安部督辦的“5·06”特大製造、販賣、運輸毒品案中,被告人吳某甲等10人被當場起獲毒品約33千克。審查起訴期間,吳某甲舉報出了“保護傘”。

  辦案過程中,李昕引導偵查,指導追捕吳某甲上線楊某某,並親赴廣東、湖南等地取證,呈報至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公安部協調調取異地取證,追加認定販賣毒品數量總計36千克。本案被評為全省“精品案例”。

  在另一起毒品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楊某被當場繳獲12千克毒品,楊某始終辯解對被查處的毒品不知情。李昕堅決摒棄對毒品犯罪有罪推定的邏輯,細心梳理所有證據,深挖細查,對不合理的情節細緻審查論證,經過認真推敲反復核實,對毒品包裝上的指紋和DNA進行比對,確認楊某對其所駕駛車內的毒品並不知情,遂依法對楊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李昕説,作為檢察官,只有努力還原真相,才能使正義得以彰顯。

  愧對女兒 無愧職責

  從檢14年,李昕作為一名人民檢察官盡職守責無愧於心,作為一名12歲孩子的母親,她內心卻有太多的愧疚。

  14年來,李昕已經記不清幾年沒有休假了,全年加班超過工作日的三分之一,同事們經常看見李昕的女兒在辦公室陪伴媽媽通宵加班的小身影。但李昕從來沒有後悔過,她深知自己的職責,作為人民檢察官,就是要為百姓守護平安。

鞍山女檢察官李昕:用強烈責任心、嫺熟業務能力詮釋初心與情懷_fororder_載譽歸來 攝影署名 姚曉濱

李昕曾榮獲多項榮譽 攝影 姚曉濱

  2021年,李昕先後獲得“全國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優秀個人”稱號、遼寧五一勞動獎章。

  熱血鑄檢魂,癡心不言悔。李昕以強烈的責任心、嫺熟的業務能力、認真的工作態度,詮釋著一名普通檢察官的初心與情懷。(文 姚曉濱 王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