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家講座的交流分享到義務諮詢的暖心服務,從AI科普展的沉浸體驗到科普下鄉的精準送達……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社科聯主辦的遼寧省第二十三屆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在全省機關、高校、企業、社區與鄉村全面展開。一系列主題鮮明的活動,既為群眾送上豐富的精神滋養,更以“接地氣”的形式收穫“高人氣”,讓社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為社會各界奉上豐盛的社科知識盛宴。
為了擴大社科普及周在基層群眾中的影響力,活動採取省、市、縣、鄉(鎮)多級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集中開展講解講述、展覽展演、諮詢服務、知識競賽等社會科學普及活動665場,發放宣傳資料、科普書籍約8萬份(冊),參與人數近105萬人次。
本屆社科普及周以“牢記囑託顯擔當 決勝之年奪全勝”為主題,注重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充分發揮高校、黨校理論宣講人才作用,把理論觀點變成生動道理,讓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宣講團隊走進社區、學校等地,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不斷走深走實”等多個專題講座。丹東、營口、鞍山、錦州、遼陽等市委黨校的專家學者也為機關幹部、教師職工帶來一場場生動的專題講座,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注重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本屆社科普及周圍繞文化傳承、民生服務、知識普及等方面,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社科知識普及活動,推出遼寧省域品牌敘事研究的代表性項目《遼寧美 1.2億年前的生命奇觀》科普圖書中文簡體版、中文繁體版和英文版,舉辦新書分享會、專家講座、新書誦讀和圖片展,製作微視頻,帶公眾領略遼寧之美,提升科學知識服務群眾的可達性。阜新市組織科普志願隊,聚焦消費者權益保護、消防器材操作等話題,深入街道社區、鄉鎮企業開展“點單式”服務。鐵嶺市開展“文明交通進校園”科普講座,為學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識。葫蘆島市為大學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科普及週期間,遼寧省以“遼寧美”為主題開展社科傳播者選拔活動,各地通過開展講解地域文化、推出文創産品、舉辦民俗活動等活動。盤錦市邀請民間故事傳承人講解盤錦古漁雁地域文化,讓特色民俗文化在講述中被公眾熟知。朝陽市將中華龍鳥、遼寧古果、玉豬龍等元素融入糕點設計,推出“文物+糕點”文創産品,為文化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遼陽雷鋒紀念館、鞍鋼博物館等場館依託紅色資源策劃主題展覽活動,生動講述雷鋒事跡和孟泰故事,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從榜樣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
網絡微視頻、線上小課堂、數智沉浸體驗……本屆社科普及周活動創新傳播方式,借助數字技術與新媒體平臺擴大覆蓋面和受眾率。瀋陽市製作“瀋陽處處有故事”“國際沈”系列視頻和音頻,講述瀋陽從古至今的文化脈絡與振興實踐。大連市推出“紅山文化AI數智沉浸科普展”,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讓沉睡的文物“開口説話”。朝陽市利用“掌上朝陽”APP,圍繞農業種植、民法典普及、家風家教、健康生活等熱點進行線上直播解讀。撫順市開展紅色文化小課堂線上活動,以“雲講解”等形式講述歷史文物背後的故事。
為讓社科知識觸及不同受眾群體,遼寧省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分眾化科普活動。阜新市聚焦殘疾人權益保障、社會融入等主題,面向殘疾人群體及社會公眾開展宣傳服務。本溪市聚焦機關、企業,開展“清風溪韻”廉潔文化文藝作品創作展播活動。營口市結合全民讀書節活動,在鲅魚圈區圖書館設置趣味導覽、紀錄片觀影、活字印刷實踐等環節,加深少年兒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
一場場帶著煙火氣、飽含真感情的社科普及活動,把社科知識送進了千家萬戶。如今,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周已成為獨具特色的科普活動品牌,既是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讓黨的創新理論貼近大眾、深入人心的重要橋梁,更是推進社會科學普及走進生活、服務群眾、提升人文社科素養的重要形式。(文 陳博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