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 瀋陽市民將通享“碼”上幸福
2021-09-29 18:51: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辦理個人事務、領取政府補貼、乘坐地鐵公交、就醫購藥、停車、遊園……未來,瀋陽市民一碼在手,就可暢通沈城。

今年年底前 瀋陽市民通享“碼”上幸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9173352_副本

市民體驗會現場 攝影 劉海平

  9月29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從10月中旬起,瀋陽將成為全國首個且唯一一個市民碼、醫保碼融碼應用試點城市,屆時市民碼的15項功能將陸續上線試運行。今年年底前,瀋陽將完成掃碼辦事、掃碼乘車、掃碼養老、掃碼急救、掃碼借閱等功能的開發工作,加速推進“一碼通城”。

  根據《瀋陽市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工作部署以及“東北第一、全國一流”的工作目標,瀋陽市人民政府授權瀋陽市信息中心(瀋陽市信用中心)、瀋陽市醫療保障局、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採取組織化、社會化、市場化方式,依託“盛事通”平臺,創辦發行了瀋陽市市民碼,加速推進實現“政務服務一碼通辦、公共服務一碼通用、商務服務一碼通優”的“一碼通城”建設目標。

今年年底前 瀋陽市民通享“碼”上幸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9173429_副本

市民體驗會現場 攝影 劉海平

  截至目前,瀋陽市市民碼已經完成了醫保碼、防疫碼、就醫碼、停車碼、門票碼、支付碼等15項功能的融合。按照計劃安排,瀋陽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政務碼、地鐵碼、公交碼、養老碼、借閱碼5項功能的融合。2022年6月,力爭全面實現全市市直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各類服務功能與瀋陽市市民碼的功能融合。瀋陽市市民碼首批規劃完成20項主體功能後,將成為全國應用範圍最廣、服務功能最多的市民碼。

  瀋陽市市民碼以國家醫保電子憑證(簡稱“醫保碼”)為源碼,遵循國家醫保碼技術標準,結合瀋陽應用,探索和實現了市民碼與醫保碼的雙碼融合。瀋陽市市民碼通過多維數據對接和多項技術創新,解決了醫保碼在線應用、地鐵碼公交碼離線應用的技術衝突,真正實現了一碼通用、一碼通城,形成了瀋陽模式,打造了全國標準。國家醫保局為此專門制定技術解決方案,在瀋陽應用模式、技術標準成功運行後,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

  瀋陽市市民碼面向瀋陽市常住人口(含瀋陽市戶籍人口,在瀋陽市學習、工作、居住的非戶籍人口)以及有特殊需要的臨時來沈人員免費發放;同時,充分考慮老、幼、殘等群體的需求,採取電子碼為主、物理碼為輔的雙載體模式。瀋陽市民通過“OCR識別+人臉識別技術實現實人認證,在綁定銀行卡、開通金融支付功能後,即可獲取瀋陽市市民碼,同步領取“盛京錢包消費補貼”。

今年年底前 瀋陽市民通享“碼”上幸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9174107_副本

瀋陽市副市長單義(右一)了解“一碼通城”功能 攝影 劉海平

  瀋陽市市民碼堅持以服務群眾“急難愁盼”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為創辦宗旨,致力於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讓市民群眾隨時體驗“一碼在手,通行沈城”的便捷高效,共享數字瀋陽建設成果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瀋陽市市民碼在實現首期20項目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將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擴大應用範疇,探索開展一事一碼、一物一碼、一地一碼功能開發,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域化管控,努力構建“碼上服務、碼上管理”閉環體系,全面滿足民生服務、企業服務、政務服務需求。(文 陳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