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日前,盤錦作家劉民27萬餘字的作品《南明春秋》正式出版發行。這是他拿出的第三部長篇歷史小説。熟悉劉民的人這樣評價——他通常在別人俗事纏身時,悄然走出這些紛擾,安貧樂道,氣定神閒,潛心創作,最後帶來驚喜。
作家劉民 本人供圖
已界知天命之年的劉民,1963年出生在中蘇邊境黑龍江省虎林縣的一個農場。成人苦勞之餘,多以閱讀為樂,孩童也籍此沾光。劉民初通文字,就讀到了其他農村孩子讀不到的各種書籍。他墜入了英雄好漢的江湖,讀爛《水滸》,由《水滸》而《三俠五義》,由《説唐》而《東周列國》而《三國》《封神》……此後,劉民順利考上高中、大學,成為黑龍江大學八五屆中文系學生。
大學期間的劉民“離經叛道”,他很少上課,終日泡在圖書館,徜徉在書籍的海洋。四年一倏忽,劉民懷揣滿腹蕪雜知識,包裏掖著一本記載自己簡單經歷、躁動靈魂的小書《煩惱少年》,被分配到機關單位工作,命運也因此而改變。
好長一段時間,劉民把文學愛好基本拋到了九霄雲外,但讀史存真仍佔據了他所有的業餘時間。他的知識儲備和創作天賦因一次偶然,徹底釋放了出來。
創作電視劇《甲午陸戰》、小説《甲午戰爭》
劉民參與拍攝的電視散文《凝望紅海灘》獲中國電視“星光獎” 本人供圖
1995年春,一位同事從盤錦古鎮田莊臺考察歸來,興衝衝找到劉民説:“你知道今年是《馬關條約》簽訂一百週年嗎?你知道田莊臺是甲午戰爭最後決戰的戰場嗎?”
癡迷歷史的劉民愕然,遼河岸邊曾發生過這麼大的事件,自己卻真不知道。這讓劉民如獲至寶,熱血沸騰,他鐵了心要把這場決定中國百年國運的重大歷史戰役搬上熒屏,以填補甲午戰爭在當時的影視領域無陸戰描寫的空白。
時任盤錦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郭興文,在擔任大洼縣委書記時就對田莊臺這場戰役心存目識,此時也正在殫精竭慮地思考如何發展地域文化。劉民的大膽直陳正中心懷,郭興文力排眾議,當即拍板,委以其組織創作、籌資、拍攝的全權。如今回首,用人者大膽,被用者膽大,共同的理想擔當,演繹著唐·吉坷德般的決絕。
劉民(右三)喜會文藝界同行 本人供圖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劉民和遼寧電視臺青年導演魏劍軍共同擔任編劇和執行製片人的八集中篇電視劇《甲午陸戰》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該劇接連榮獲“飛天獎”、遼寧優秀電視劇一等獎、最佳編劇獎、五個一工程獎等榮譽。劉民一下子成了“名人”。
劉民(右)與歐美藝術家交流 本人供圖
時任中宣部文藝局局長為此致信遼寧省委,建議將這部“比電影《甲午風雲》《北洋水師》高出一個層次的劇本”拍成“比《鴉片戰爭》規模更宏大、內容更豐富、更具觀賞性的電影大片,或鴻篇巨制的電視連續劇”。可惜此時電視劇拍攝已經完成,這一宏大設想只能成為美好願景。但劉民的創作激情因此被點燃,只用四十余日,長篇歷史小説《甲午戰爭》便橫空出世。他一不小心,正式成了“作家”。
創作小説《煮鶴記》和《南明春秋》
劉民善於從人們不特別關注的人物或事件中發現其重要價值,從而打開塵封的寶藏。例如在甲午戰爭中,過去家喻戶曉的大英雄是鄧世昌,劉民的小説、電視劇則挖掘、塑造出馬玉坤、宋慶、劉步蟾等英雄形象,還歷史以本源。後來的創作也是如此。
劉民(右)與作家王充閭、王本道、戚英發在李龍石紀念館 本人供圖
清末國祚衰微,天災與人禍頻仍、洪水與兵戈交烈。大儒李龍石是遼海一帶濟世救民的代表人物。他在八國聯軍入侵、天下大亂之際倡設鄉團,成立遼河巡捕局,保得一方平安、開創東北新局;在遼水氾濫、肆虐下游平原千百年後,他和劉春烺等名士奔走呼號,設計組織疏浚改道工程,令遼南成為魚米之鄉。其詩詞文章則悲天憫人、雄渾瑰麗,寫世道炎涼、頌人間純情,十八卷本《李龍集》成為遼海地域文化的奠基之作。
這樣一位光彩奪目的歷史人物不應該湮沒于歷史的灰燼之中。劉民偶然與李龍石跨越時空相遇,“大才子”寫大儒、大儒因“大才子”走進今人視野。此後,劉民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説《煮鶴記》正式出版。小説出版帶來一系列“溢出效應”:根據小説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劇本已經完成、以“龍石”命名的影視城開始運營,李龍石故居、紀念館相繼建成開放……
劉民(左)與大儒李龍石的後人交談 本人供圖
而劉民的創作沒有停步。前幾年,北京華夏出版社向他發來邀請,並寄來參考選題。其中,“南明春秋”讓他眼前一亮,這正是他“覬覦已久”的題材。
《甲午戰爭》寫清朝將亡時的人世百態,了了他一個心願;現在他又了了另一個心願——完成了《南明春秋》書稿的創作。在這部書中,他用時空、事件和人物幾個維度為讀者理清了錯綜紛亂的南明舊事,描繪了明朝謝幕時的悲情與血腥,塑造了不被今人所熟知的李定國、鄭成功等不亞於岳飛、楊家將等蓋世英雄的形象。
27萬餘字的《南明春秋》目前已正式出版發行。對於讀者反響、市場預期,劉民風輕雲淡:在快餐文化、碎片式閱讀、娛樂至上的當下,這樣的題材、敘事方式、厚重歷史,不寄望有多少人去留意它、去讀它。身為作家,自己所能做的,就是不能忘記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漸被遺忘的歷史、人物和苦難輝煌。“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不僅僅是一個作家的使命擔當,也是一個作家的良知道義。
可以預見,劉民的下一個春秋,估計也不會荒廢。因為在下一個故事裏,他仍執著于那個“大英雄”。(文 趙書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