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振興發展 瀋陽開展“振興新突破 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
2021-12-30 19:04: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推動振興發展彎道超車 瀋陽開展“振興新突破 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_fororder_所文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所文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王巍):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遼寧省委、瀋陽市委工作要求,充分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切實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瀋陽振興發展直道追趕、彎道超車、換道引領,瀋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振興新突破 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12月30日,中共瀋陽市委召開瀋陽市“振興新突破 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新聞發佈會。會上,瀋陽市委副書記劉曉東介紹了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瀋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偉就“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和“2022年爭取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政策”兩個任務清單作簡要解讀。

  劉曉東表示,瀋陽聚焦“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發展再提質”,全力推動産業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明確了要在推動思想解放、産業轉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新驅動、提升城市品質及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推進鄉村振興、文明創建與文化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民生保障及改善、加強基層治理、新時代黨的先進性建設12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同時,瀋陽市的各個區縣(市)也進一步明確了目標定位,在三到五年內要實現新突破。

  高偉介紹道,“振興新突破 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任務清單主要包括12部分重點任務、49項主要舉措、179個具體內容。

  瀋陽圍繞“在産業轉型上實現新突破”,提出建設國家先進製造中心、爭做四個示範等5項舉措、15項具體內容。2022年,瀋陽將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建設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推出首批2000項行權事項系統,應用市民碼20項服務功能;汽車及零部件産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通用機械裝備等裝備製造業産值達到1000億元,IC裝備及相關産業産值達到40億元;高端裝備製造業産值佔工業比重達到30%。

  2022年,瀋陽95%的高頻便民服務事項將實現“掌上辦、全市通辦”,100項高頻事項實現跨城通辦;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任務;金融業增加值達到520億元。

  圍繞“在提升城市品質及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上新突破”,瀋陽提出推進高品質城市建設、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初具規模、建設瀋陽現代化都市圈、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綜合實力等4項舉措、17項具體內容。2022年,瀋陽將打造35個核心板塊,新建“口袋公園”1000座;爭創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全年力爭中歐班列開行數量保持東北第一、全國前七位次;GDP增速達到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

  2022年,瀋陽將新增城鎮就業11.3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啟動105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再創建85所新優質均衡(示範)學校;新增新冠肺炎救治床位1000張,建成20個互聯網醫院;提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水準;排查整治燃氣、危化、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隱患,創建國家安全示範城市;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3.5%、15%。

  此外,2022年爭取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政策任務清單共提出28項重點任務、52項主要舉措、148項具體內容。其中提出,2022年瀋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增長12%;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産業集群力爭進入先進製造業集群行列;滾動推進100個智慧升級項目,支持15個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行業示範項目;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6億元;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51.16萬畝;重點在遼河沿岸等地區建設美麗庭院2700個、美麗村屯270個、美麗田園20個;完成47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萬平方米或2萬套;完成全市35家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建成4500張家庭養老床位,建設2.88萬平方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