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好天兒”增幅領跑全國副省級城市
2022-01-18 09:43:18來源:遼寧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2021年大氣優良天數達315天,同比增加28天 瀋陽“好天兒”增幅領跑全國副省級城市

瀋陽“好天兒”增幅領跑全國副省級城市_fororder_環境1

瀋陽水體品質達到歷史最高水準。陶鵬旭 攝

  核心提示

  藍天白雲常作客,碧水清流入畫來。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瀋陽市大氣優良天數達315天,同比增加28天,達到歷史最高水準,優良天數同比增幅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首位。同時,PM10濃度改善幅度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二氧化硫、臭氧濃度改善幅度均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大氣環境明顯改善。

  這組數據的背後,是瀋陽市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強化使命擔當,主動作為,舉全市之力堅決打贏的一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裴希岩表示:“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既是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也是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瀋陽現代化都市圈的迫切需要,瀋陽市圍繞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構建‘四位一體’工作體系,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全力為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瀋陽“好天兒”增幅領跑全國副省級城市_fororder_環境2

藍天白雲成為瀋陽城市底色。朱漢洋 攝

  構建“四位一體”大氣污染防治體系

  “瀋陽高顏值”“城市好氣質”……瀋陽市民劉斌的攝影作品在網絡平臺上一發表,就獲得了很多“讚”。他説,“以前很多人一想起瀋陽就想到污染,近幾年‘好天兒’越來越多,不但空氣愈加清新,而且有了藍天白雲的映襯,拍出來的照片也透亮,大家對整個城市的印象也在改變。”

  “好天兒”的增加不是偶然,而是源於自始至終的攻堅。瀋陽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大氣污染治理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首要任務,聚焦空氣品質綜合改善的目標,強化措施、攻堅克難、強力推進。2021年,瀋陽市從工作制度、調度指揮、協調聯動、考核獎懲等方面入手,構建“四位一體”大氣污染防治體系,積極破解大氣污染治理瓶頸制約,增強大氣污染治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按照大氣污染發生的特點,瀋陽市制定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實施方案,謀劃實施能源結構調整、低矮面源整治、機動車尾氣控制、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揚塵污染整治和秸稈焚燒管控等九大攻堅戰,落實34項具體措施,對照全年任務,逐月攻堅。同時,根據氣象形勢、區域整體污染特徵,預測臭氧生成潛勢,結合網格化實時預警數據,判定揮發性有機物高值區域、點位並及時調度。

  嚴格考核獎懲是進一步傳導壓力、夯實責任、推動落實的必要手段。瀋陽市根據各地區空氣品質變化情況和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對各縣(市)區空氣品質每月一排名,考核結果向全社會公開,對排名靠後地區通報批評。

  聚焦重點區域靶向施策、精準發力

  構建大氣污染防治體系的同時,瀋陽市明確精準發力目標:堅持把工業企業作為主攻方向,聚焦市區及周邊重點區域靶向施策,“治企、壓煤、控車、抑塵、禁燒”並舉,點線面齊抓。

  治企。瀋陽市全面摸排底數清單,建立管理臺賬並動態更新,開展技術幫扶培訓,指導相關企業制定“一廠一策”深度治理方案,去年全年有350家企業完成了深度治理。2021年,瀋陽市通過新增油氣回收設施等末端治理設施,初步估算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量達1.4萬噸,為臭氧濃度和污染天數雙減提供了核心支撐。

  壓煤。2021年,瀋陽市啟動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清潔供暖試點,完成10台燃煤鍋爐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項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68台燃煤鍋爐進行了除塵器升級改造,建成區內淘汰10台40噸以下燃煤供暖鍋爐。“逐家逐臺”落實燃煤鍋爐特別排放限值管理責任,燃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控車。加大路檢路查、遙感檢測、黑煙抓拍、排放檢驗等大數據的應用,持續加強超標車輛管控,確保達標排放,嚴禁國三及以下柴油車上路行駛。2021年,全市機動車年檢34萬餘臺,合格率96.17%;柴油貨車監督抽測222962台,抽測率為159.2%。

  同時,瀋陽市還以建成區為重點,緊盯建築工地、市政工程、國省幹道、背街小巷等落實揚塵管控各項措施;堅持“人防+技防”,充分發揮遙感衛星、紅外視頻禁燒“天眼”系統及四級網格作用,加大重點區域巡查力度,嚴厲打擊焚燒垃圾、秸稈、雜草等行為。去年,瀋陽火點數較上年同期減少38.6%。

  根據區域和行業實施分時分類管控

  開年即攻堅,瀋陽市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第一槍”已經打響,目標是第一季度力爭天氣優良天數不少於75天,PM2.5濃度不高於60微克/立方米,不出現重污染天氣。

  按照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方案,瀋陽市今年將全力突破制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瓶頸問題,深化末端治理,協調結構轉變,強化重點行業精準施治,深入推進臭氧和顆粒物協同減排。具體包括:持續推動建成區4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100噸及以上燃煤鍋爐顆粒物超低排放改造;以包裝印刷、汽修、油品儲運銷等為重點,組織企業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關鍵環節完成排查和深度治理等。

  一季度,瀋陽市根據採暖期特點狠抓村屯低矮面源污染、燃煤鍋爐房及秸稈焚燒等主要矛盾,並協同管控揚塵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機動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等其他污染源。按照“時間精準、區域精準、措施精準”三個精準和“全時段管控+黃金八小時加密巡查”的特別管控措施,全力攻堅難點。

  嚴格管控的同時,瀋陽市根據區域和行業實施分時段、分類別管控,既保證污染減排效果又兼顧科學合理,不做“一刀切”。為最大程度“削峰降值”,瀋陽市每日根據氣象條件、污染指數變化,精準指揮調度,提出具體管控要求。尤其是污染天氣過程期間,按照“提前響應、分類管控、無縫銜接”原則,提前分析研判,提前下達特別指令。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張嘉治説:“2021年,我們共發佈23次特別行動指令,啟動4次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預測了25個臭氧污染天,實際削減了12天。”(遼寧日報記者 陶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