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發佈省級春晚收視數據 遼寧排名第一
2022-02-09 11:13:01來源:北國編輯:王巍責編:馮薇薇

  2月7日晚,國家廣電總局的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系統“中國視聽大數據”正式發佈了2022年熒屏上所有“春晚”的收視數據。其中顯示,從1月25日算起虎年新春熒屏上一共播出49台春晚。一向以擅長語言類節目著稱的遼寧衛視春晚在地方衛視春晚中收視率最高,也是今年唯一一台實現收視率破1的地方衛視春晚。

  統計表明,2022遼視春晚首播在全國市場收視率為1.100%,市場份額為4.980%,位居省級衛視同時段收視排名第一位,且位居春節期間省級衛視春晚收視第一位;遼視春晚首播當天,遼寧衛視全天收視率0.296%,收視份額2.403%,收視排名在省級衛視中位居第一位。探究這組數據背後的原因,記者採訪了2022遼視春晚相關負責人。

  用幽默元素説學逗唱

  根植東北文化,遼寧人天性樂觀自信、熱愛生活、敢拼敢闖,積極地迎接挑戰。這種鮮明的性格,造就了遼視春晚獨有的幽默元素。在2022遼視春晚中,我們看到了眾多遼寧人的代表形象:有善良執著的“農民”宋小寶,有腦洞大開的賈冰,有質樸醇厚的張同學……他們活靈活現地塑造出典型遼寧人的形象,在説學逗唱中,自信地展現遼寧特色,揮灑藝術魅力。

  8個語言類節目各個精彩,由宋曉峰、辣目洋子、李雪琴等表演的小品《來啦,老妹兒》一下子就戳中了眾多觀眾的笑點,網上的模倣此起彼伏。在小品《王詐遇王詐》中,尤憲超扮演的“反詐”老人一句“我這個店衛生不合格,你代表消防罰我,你覺得合適嗎,張局?”不僅點出了張浩謊言裏的顛三倒四,更與東北人平時開玩笑的方式同出一轍,讓許多觀眾瞬間産生共鳴,熱議如潮,都説這是自己身邊遼寧人説話的共性特徵。他們幽默樂觀,笑對生活,這種獨特的地方風格,造就了遼視春晚的喜劇特色。金句不斷、包袱不落地,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最忠實的觀眾,形成了除夕前夜看遼視春晚的獨特習俗。

  遼視春晚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語言類節目出彩從來都在意料之中,因為大多數喜劇人是遼寧籍,把最好的作品留在家鄉是情理之中,遼寧人獨特的語言天賦和創意才華更是無與倫比。

  挖遼沈特色,原創節目再上新

  觀眾不喜歡重復,藝術追求必須不斷創新。廣電時評點讚2022遼視春晚,稱其立足本土、推陳出新、破圈融合、創意獨到,有看頭。

  就此,遼視春晚相關負責人分析説,原創節目是遼視春晚一大亮點。為了取材創新,他們時刻關注網絡熱點、百姓生活現狀,通過數據以及深入調研,了解當代人的所思所想。為了舞美創新,他們反復設計、討論,不放過任何靈感與創意。於是,喜劇演員“破圈”搭檔,新組合打造新笑點,遼視春晚的常客們也帶來了新故事。在今年遼視春晚舞臺上,觀眾看到了《王詐遇王詐》中普法宣傳的效果;看到了《浮想聯翩》中“兒行千里父擔憂”的動人故事;看到了李雪琴和辣目洋子的閨蜜情誼;看到了流動舞美和360度的全視角舞美空間。同時,也誕生了中法藝術家隔空聯袂演出的超級創意。

  用新鮮的話題融入有魅力的作品,用潛移默化的形式挖掘深刻的內涵。晚會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有機結合,呈現當代國潮風格。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街舞同臺上演,京劇、美聲、民族、流行説唱等形式逐一呈現,還有剪紙、皮影、人偶等非遺文化登臺亮相,創新融合讓多元藝術與民族特色交相輝映,營造出喜慶熱烈的氛圍,為觀眾帶來全視角的視聽體驗。

  晚會有意思更有意義

  2022遼視春晚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落下帷幕。但在社交平臺上,晚會的余味卻久久不散。不少網友細品節目背後的溫情與深意,表示“有些作品笑著笑著眼角就濕了……”

  就此,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年以來,讓晚會有意思,也要有意義,是遼視春晚始終追求的目標。那些余韻悠長的作品,無不是經過用心研磨之後,散發璀璨的光芒。觀眾在開懷大笑之後,細細咀嚼回味,就會發現隱含在其背後的深意和反思,産生強烈共鳴。

  小品《浮想聯翩》演完後,話題“賈冰蔣詩萌誤會大了”引發了廣泛熱議。“兒行千里父擔憂”,老父親對孩子事無巨細的關心,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心。類似的溫情故事,還出現在小品《姐夫難當》對抗擊雪災志願者和一線工作人員所秉持的奉獻精神的讚美與謳歌中,以及《來啦,老妹兒》對閨蜜情誼的生動演繹中……用網友們的話説就是,“用故事講述人間真情這種事兒,遼視春晚的確是手拿把攥,了不得!”

  除了語言類節目,晚會的歌舞也在美輪美奐中給觀眾帶來暖意。在《故鄉不了情》中,幾位遼寧籍歌手動情謳歌了遼沈人民的奮鬥精神。觀眾紛紛留言,“為遼寧驕傲、為家鄉自豪”的評論刷爆了社交平臺。

  優秀的文藝作品,往往蘊含了對時代的關注、對人們內心世界的探索。2022遼視春晚通過對生活的高度淬煉,讓藝術美與思想美相得益彰,用一個個構思精巧的節目,溫暖了觀眾、謳歌了時代。這是文藝作品歷久彌新的力量所在,也是遼視春晚幾十年廣受讚譽、傳承創新的根源所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