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寒料峭中播下收穫的希望——遼寧發力衝刺經濟“開門紅”
2022-02-25 09:49:01來源:新華網編輯:王巍責編:馮薇薇

  新華社瀋陽2月24日電題:在春寒料峭中播下收穫的希望——遼寧發力衝刺經濟“開門紅”

  新華社記者王炳坤、鄒明仲、白涌泉

  眼下東北大地春已到、寒未消,遼寧各地頂風冒寒謀劃部署:政府部門主動上門助企紓困,重大項目提前推進前期工作,各類企業緊鑼密鼓復工復産……全省以時不我待的積極姿態,衝刺首季“開門紅”,播撒收穫的希望。

  助企紓困穩增長

  正月未過,在遼寧澎輝鑄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一片繁忙景象:一台臺大型貨車在庫房前排起長隊,將成卷鋼材源源不斷運出廠區。

  “春節沒有停産,你看我們的成品堆得老高,就為了備戰節後的市場需求。”站在成品庫前,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許峰説,現在公司原料、電力都有保障,正是開足馬力的好時候。

  新年伊始,遼寧省就以“開局即決戰”的緊迫感,分類施策助企紓困,幫助解決用工、資金等生産要素難題,助力企業排産。

  以澎輝鑄業所在的遼陽為例,當地對拉動經濟作用明顯、成長潛力大的44戶重點工業企業,做好供水、供電、供氣等要素保障。遼陽市工信局副局長富紹華説,一度制約企業的缺電瓶頸,如今大為緩解。

在春寒料峭中播下收穫的希望——遼寧發力衝刺經濟“開門紅”_fororder_新華1

遼寧澎輝鑄業有限公司1號轉爐生産現場。(受訪者供圖)

  去年12月初,因原料大豆供應不及時,九三集團丹東大豆科技有限公司暫時停産。丹東市專題研究,制定大豆原料船進港引航方案,幫助原料船舶順利靠港,保證了企業從今年起一直順利生産。

  截至2月22日,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7611戶,開工率為95.9%,員工返崗率達到92.8%,冰封的黑土地早早迎來了生産熱潮。

  項目建設緊鑼密鼓

  夜幕降臨,位於瀋陽市渾河南岸的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辦公大樓經常燈火通明。組織落實林業、環保部門意見,加快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集團建設管理部副部長馬良説,這些天來,許多業務部門都在連軸轉全力推動各項前期工作,現在氣溫偏低,高速公路項目還不能施工,但許多項目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今年,遼寧省將啟動京哈改擴建、本桓、淩綏三條高速公路建設,總投資730多億元,進一步織密全省高速路網。“現在發改、財政、交通等多個部門正通力配合推進工作,只待進入施工季,三條高速即可進場施工。”遼寧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繼銳説,屆時遼寧將迎來新一輪高速公路建設高潮。

  遼寧省多個部門今年加快實施調度,加強監測分析,做好施工銜接,引導重點工程項目起步即衝刺。遼寧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李新忠介紹,全省組織建立“省級重點項目”“億元以上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項目”三個清單,同步落實支持政策。今年一季度,全省開復工建設項目有望達5119個,同比增長13%。

  在遼寧盤錦市興隆臺區,多個項目加速施工。總投資6.5億元的東北新發地農産品供應鏈中心,春節期間一直沒有停工。工程項目經理阮增偉説,項目力爭今年6月竣工,早日提升盤錦地區農産品集散交易的水準。

在春寒料峭中播下收穫的希望——遼寧發力衝刺經濟“開門紅”_fororder_新華2

位於遼寧盤錦的東北新發地農産品供應鏈中心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結構調整撒下新“種子”

  立春剛過,遼寧紅銀金屬有限公司高溫合金製造一期項目,正在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一幢廠房內有條不紊地開展收尾工作。這個由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項目,馬上就要進入運營階段。

  “這個項目將助力提升我國高溫結構材料及器件的製造能力,從2020年8月開工,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投産。”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成果轉化項目團隊負責人説,未來,紅銀金屬要為中國的高端裝備製造提供核心材料及器件。

  發力穩增長並不是“撿到籃子裏都是菜”。遼寧省瞄準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圍繞數字化轉型、節能減排降碳、延伸産業鏈、搶佔新興産業“風口”,謀劃和培育了一批高品質項目群,為産業蝶變撒下了新“種子”。

  幾年前,遼陽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主動關停數十家小鋼鐵企業,淘汰落後産能近400萬噸,如今僅保留澎輝鑄業一家較大的鋼鐵企業。

在春寒料峭中播下收穫的希望——遼寧發力衝刺經濟“開門紅”_fororder_新華3

遼寧澎輝鑄業有限公司生産廠區。(受訪者供圖)

  春寒料峭中,澎輝鑄業已騰出一幢800多米長的巨大廠房,計劃今年投資4億多元安裝帶鋼生産線。許峰説,公司唯有馬不停蹄,以新項目增加産品品類、提升附加值,才不辜負全市鋼鐵業升級蝶變的希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