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怎麼幹怎麼辦 遼寧解析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六抓六促”
2022-03-03 16:57: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2021年,遼寧省開展三個專項整治,清理髮放超期未發執行案款42.3億元;清理涉特殊主體執行積案555件,到位金額12.2億元;開展涉企案件生産經營影響評估,通過“活封活扣”財産置換盤活資産671.6億元。

  3月3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遼寧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崔隆對遼寧政法機關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遼寧:“六抓六促”工程怎麼看、怎麼幹、怎麼辦?_fororder_9e01da736893dbc2dfa6286fb557232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所文

  去年以來,遼寧省成功召開“2021遼沈法治論壇”;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1+5+N”制度體系;依法及時解決企業群眾相關訴求1029件,查辦損害法治化營商環境問題1805件;全省政法單位集中出臺2100余項便民利企措施,司法政務服務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提交材料減少30%以上,清結涉市場主體超審限案件1.2萬件,419件涉民企刑事訴訟“挂案”全部清零;組建省、市、縣三級工作專班,定期通報正、負面案例,建立“服務企業直通車”等常態化溝通聯繫機制,深入走訪省內主要商會、重點企業7000余家次。

  為進一步提升全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水準,切實發揮政法機關“主力軍”作用,日前,遼寧省委政法委制定印發《遼寧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六抓六促”工程》,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崔隆圍繞“六抓六促”應怎麼看、怎麼幹、怎麼辦,作了簡要介紹。

  崔隆表示,“六抓六促”工程是落實遼寧省委“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目標要求的具體部署,確定了“一個目標”“六個重點”。“一個目標”就是今年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要取得突破進展;“六個重點”就是六項重點任務。

  第一項任務為抓思想引領,促不斷提高政治覺悟。遼寧與駐遼企業商會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辦好“服務企業直通車”,召開第二屆“遼沈法治論壇”,持續開展理論研究;宣傳法治保障、法治服務的典型事例,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宣講活動,在遼寧長安網、遼寧政法微信公眾號開闢“法治營商”欄目,擴大宣傳覆蓋面,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第二項任務抓問題核查,促有效化解群眾訴求。發揮“12345”政務服務平臺投訴舉報主渠道作用,遼寧開設遼寧長安網投訴舉報窗口作為拓寬渠道,收集調研、座談時企業反映問題作為補充渠道,提高線索研判交辦質效,做到“應交盡交”;加強政法單位之間、政法單位與紀檢監察機關的協作配合,重大線索核查採取聯合辦理、異地辦理,定期通報負面典型案例;規範辦理程式;規範線索受理登記、研判移送、核查處置、督辦反饋程式,開發集辦理、統計、分析于一體的線索管理平臺,重大疑難線索實行掛牌督辦,強化督促整改、追責問責。

  第三項任務抓專項整治,促解決涉企突出問題。各地解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遺留問題,確保銷號清零;運用案件評查“撕口子”、數據排查“揭蓋子”、線索核查“拔釘子”,引導政法單位和政法幹警主動説明問題,建立“自查從寬、被查從嚴”政策導向;剖析損害營商環境重大典型案件,用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人,查找産生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規範涉企執法司法權力運行。

  第四項任務抓行為規範,促服務保障企業發展。遼寧健全制度體系,破解涉企難題,推進産權保護,開發全省産權保護專項治理管理系統,構建平等保護企業産權長效機制,健全涉企知識産權案件“三審合一”“三檢合一”機制,打造司法保護高地,加強法律監督。

  第五項任務抓法治服務,促安商惠企政策落實。各地推進涉罪企業合規考察制度,開展涉企案件生産經營影響評估;提高涉企服務質效,整合涉企行政審批、政策諮詢、司法服務、舉報投訴等網上服務窗口,建立綜合服務平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懲治政法幹警消極履職、差異化執法、選擇性作為等問題,辦好為民實踐活動。

  第六項任務抓組織領導,促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遼寧落實《遼寧省法治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試行)》,建立清單化明責、項目化落實、工程化推進機制,注重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全省推廣;採取明察暗訪、監督檢查、定期通報等方式,採取約談主要領導、下發《抄告單》等措施,督促推進工作,問題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機關給予黨紀政務處理。

  目前,遼寧省委政法委正在著手制定“六抓六促”工程任務分解,確保每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位、任務落地見效。遼寧省政法單位根據“六抓六促”工程確立3個項目清單,包括14項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20項破解涉企難題專項活動和20項“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正在逐項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推進措施、責任部門、完成時限、驗收標準等內容,各專項工作正穩步推進。全省政法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營商環境部門、工商聯建立常態化協商聯絡機制和企業涉法權益保護協作機制,共同推動解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中的疑難問題。(文 袁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