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創建東亞文化之都 | 全力爭創“東亞文化之都” 看專家智囊團為大連支了哪些招
2022-03-18 15:28:18來源:大連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凝聚共識 群策群力 全力爭創“東亞文化之都”看專家智囊團都為大連支了哪些招

大連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  全力爭創“東亞文化之都” 看專家智囊團都為大連支了哪些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318120732_副本

城市美術館舉辦的“嗨,大師”第一屆哚哚藍思維美術館大師班作品展 供圖 大連市文旅局

大連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  全力爭創“東亞文化之都” 看專家智囊團都為大連支了哪些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318120750_副本

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系列主題活動啟幕展海報 供圖 大連市文旅局

大連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  全力爭創“東亞文化之都” 看專家智囊團都為大連支了哪些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318120757_副本

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系列主題活動啟幕展現場 供圖 大連市文旅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奮力實施“十個新突破”“三年過萬億”的偉大實踐之際,大連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恰逢其時。這是新機遇,將發揮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和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也是新挑戰,需要多方合力、多點發力,全市上下積極參與。

  在近日市政府召開的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專題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紹旺強調,要充分發揮專家智囊作用。也是在這次會議上,相關專家和日韓友人飽含對大連的深厚感情,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和寶貴建議。

  希望大連成為東亞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大碼頭

  大連市作家協會主席、《大連傳》主筆素素在發言中表示,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是大連城市文化的一次歷史性機遇,“‘東亞文化之都’有3個層面,一是地理,二是文化,三是都市。東亞地理決定了東亞具有怎樣的文化,東亞文化決定了東亞都市的精神氣質和個性特色。”

  “就地理而言,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互為近鄰。而大連何其幸運,站在遼東半島最前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文化而言,古往今來,大連就是一座傳遞東亞文化訊息的驛站、一條記錄東亞歷史悲喜的過道。就都市而言,在大連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其實是在續寫歷史,因為大連從近代開始一直就是‘東亞文化之都’。”

  素素提出了3點建議。一是向後看,東亞文化在大連有深厚的淵源,也有豐富的資源,這是“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向前看,從國家的層面要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對文化品質和文化創新顯然有更多期許,大連的城市文化不能吃老本,也不能照抄模倣,而要有原創性和辨識度,讓大連成為東亞文化的新地標。三是向左右看。2015年,素素曾參加“第三屆中日韓東亞文學論壇”。這是中國作協一直在做的項目,也是3個國家共同在做的國家級大型文學交流項目。“建議大連也能搭建一個類似的交流平臺。日、韓和大連一樣都面向海洋,都是碼頭文化,而碼頭就是有登陸、有離岸,它是一種既包容又開放的文化。希望大連成為東亞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大碼頭。”

  素素表示,創建“東亞文化之都”,需要文化支撐,更需要文化人參與。大連有眾多東亞歷史文化學者,有眾多中國傳統文化專家,有眾多不同門類的藝術家,有30所高校及文化研究院所,還有眾多文化製作和傳播機構。“我是個作家,以文學的方式參與其中,是我的本分,這個本分就是講好大連故事。”

  通過舉辦體育和文化活動體現融合與促進

  大韓民國駐瀋陽總領事館駐大連領事辦公室代表崔宗錫表示,大連與韓國仁川、春川等7個城市締結了國際友好合作城市關係,因此,如果大連能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增進韓國與大連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間的文化交流。

  他對大連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提出兩點建議:第一,“東亞文化之都”是指對促進東亞文化交流有一定引領與示範作用的城市,大連可以通過知名度與影響力較高的國際服裝博覽會、大連賞槐會以及大連國際馬拉松賽等文化體育活動,與韓國大邱、日本大阪開展合作,共同舉辦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增進友誼,促進文化、體育、經貿等合作交流。

  第二,大連作為足球城市,有很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蘊。可以邀請組織大連與韓國、日本友好合作關係城市的青少年,共同組建中日韓青少年足球隊,在大連舉辦足球比賽。足球比賽期間,還可以舉辦中文、韓語、日語演講比賽,體現體育活動與文化活動的相互融合與促進。

  將大連打造成外國人心目中的宜居城市

  日本國駐瀋陽總領事館常駐大連領事辦公室首席代表等等力研認為,大連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國際化窗口,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交流十分頻繁,是一座多文化融合的城市。

  等等力研介紹了日本當選城市的經驗,他説:“在日本評定標準中,候選城市與中國、韓國等東亞各國取得的文化交流成果,作為文化之都、創造之都所採取的政策成效,以及發展規劃、活動規劃等都是入選的參考內容。新潟縣、北九州市能夠入選,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多年來與大連市交流取得的成果。我相信與以上友好城市長期交流取得的成果,將成為助力大連市入選的巨大優勢,也希望大連市可以繼續推進地方交流。”

  等等力研還建議説,此次大連參加“東亞文化之都”評選,將大連打造成在連生活的外國人心目中的宜居城市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大連市在政府及民間都有對日本深入了解的優秀人才,期待他們為增進日本與大連交往交流和相互理解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應挖掘在中日韓交流交往中的歷史地位和獨特作用

  通過視頻輔導連線,專家們闡釋了“東亞文化之都”的內涵,並指出大連的優勢和短板,既有觀點又有實踐,對大連市創建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專業指導。

  他們表示,“東亞文化之都”是我國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的重要渠道,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城市網絡平臺。

  專家們強調,創建工作在思路上應該利用現有文化項目支撐“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反過來用“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引領城市建設。此外還應加強城市硬體設施建設、相關配套服務跟進、智慧城市升級、環境氛圍營造、文化表演和互動節目日常化和小型化、專門設置體現東亞文化交流空間等工作。

  在專家們看來,大連有3點創建優勢:一是區位優勢,與日韓聯繫緊密;二是與日韓交往歷史悠久;三是對中國文化在東亞的傳播發揮著橋頭堡的作用。他們建議,“大連需要挖掘在中日韓交流交往中重要的歷史地位和獨特作用,還要盡力打造大型的有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平臺。”

  【連結】

  大連創建工作時間表

  2021年5月27日 陳紹旺市長簽發《大連市“東亞文化之都”申報書》,提報文化和旅遊部。

  2021年8月11日 文化和旅遊部公佈大連市成為2024年“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

  2021年8月18日 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做好“東亞文化之都”驗收和創建工作的通知》。

  2021年9月27日 中共大連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同意成立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工作領導小組。

  2021年9月29日 市政府批復同意《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啟動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相關工作的請示》。

  2021年10月21日 市文化和旅遊局啟動編制《大連市“東亞文化之都”發展規劃》。

  2021年11月11日 市政府批復同意《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工作實施方案》。

  2022年2月9日 與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長、全國人大代表劉宏教授合議形成了《支持大連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的建議》,提交全國兩會秘書處。

  2022年2月20日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大政辦函[2022]2號)。

  2022年3月11日 由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大連山上美術館承辦的中日韓“共生·創新·和諧”經典藝術與設計作品展開展,標誌全市創建工作系列東亞文化活動啟幕。

  2022年3月11日 陳紹旺市長主持召開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專題工作會議,總結前期創建各項基礎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全市各級各部門重點創建工作,標誌全市創建工作按照時間表和路線圖全面實施項目化、清單化、工程化開始推進落實。

  其間,市文化和旅遊局先後完成《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宣傳推廣方案》《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項目基地名單及主要職責》《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15項主題系列活動安排》《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志願者名錄及主要職責》《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名人名家專家團名錄及主要職責》等12份具體工作方案,組織開展相關係列創建活動32項,全面夯實大連市相關創建工作基礎,為全面啟動做好充分的市場預熱和頂層設計。

  大連接下來要做什麼

  大連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工作已經全面啟動,各級各部門奮力開啟重點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各項工作。接下來,大連要怎麼做?市文旅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情況。

  一是狠抓項目建設和升級改造。項目是推動文化事業繁榮、文旅産業發展的支撐和抓手,要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一方面,要培育增量,積極培育支持兼具文化和旅遊特色的新業態、新主題、新模式項目。特別是要著眼城市形象定位和文旅産業發展方向,新規劃建設或改造提升一批標誌性文化旅遊項目,打造大連文化旅遊新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要優化存量,完善既有項目功能,數字化賦能,精細化管理,挖掘放大亮點特色,同時也要積極推進解決一些項目股權糾紛等制約發展問題,讓老項目煥發新活力。

  二是積極開發文化旅遊資源。一要推動更多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高品質旅遊産品。太陽溝開發、東關街開發、大機車舊址開發等要做好規劃設計,儘快取得實質性進展。大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一個旅順口,半部中國近代史”,要深度挖掘大連在東亞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資源梳理與開發。二要強化城市整體形象塑造,城市規劃建設和更新改造適應發展趨勢、立足發展定位、提升生活品質、彰顯文化特色,把城市變成風景,把風景變成資本。加快201電車沿線城市更新步伐,推進國際郵輪母港建設、發展壯大郵輪經濟。三要豐富節慶活動。要繼續“擦亮”賞槐會等傳統節慶品牌,培育新的特色活動。

  三是高度關注要素保障。一是多措並舉推動人才人員回流回歸,為全市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打好人力資源基礎。二是要確保文物安全、文化和旅遊設施安全、文旅體活動運行保障安全。要提前做好文旅消費可能恢復性增長的安全生産準備工作。三是要把握好企業投資意願將會增強的機遇,加強招商引資,優化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環境。四是要立足不同群體需求,用好新媒體、新聞熱點,採取不同形式講好“大連故事”。要做好宣傳效果評估,讓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更大作用。五是借勢推動文化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發揮好規劃引領和宣傳推廣作用,要按照規劃抓好具體項目設計和實施。(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彭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